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國際 > 正文

法國率西歐價值 撼東歐克羅地亞

2018-07-15

法國與克羅地亞將於香港時間今晚,合演世界盃決賽,是1938年以來首次在決賽上演「東西歐對壘」。法國是歐盟創始成員國,地位與德國不相伯仲,代表西歐及其背後的價值;克羅地亞則獨立不足30年,2013年才加入歐盟,屬昔日東歐集團成員國,使這場本來屬於足球盛事的世界盃決賽,添上一重象徵意義。

上世紀屬於前南斯拉夫一部分的克羅地亞,處於冷戰前線,與意大利雖然僅相隔一個亞得里亞海,但經濟及社會發展差距極大。東歐變天至今接近3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依然遠低於大多數西歐國家,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更曾形容東歐「發育不良」。

法國較寬容移民

歐盟2004年起逐漸東擴,納入多個東歐國家,克羅地亞正是最新加入的成員國。近年西歐與東歐成員國就緊縮政策、難民潮以至人權等議題陸續出現分歧,波蘭、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疑歐派抬頭,克羅地亞的極端民族主義亦尾大不掉,克國球迷甚至在早前對尼日利亞的世盃分組賽中,在看台展示法西斯主義標語。

相反,法國世盃代表隊25名成員中,多達17人是移民或移民後裔,包括麥巴比、普巴等當家球星。雖然法國近年同樣面對極右民族主義冒起,但主流社會仍較寬容,法國總統馬克龍上月更曾公開斥責意大利拒絕接收難民,反映法國始終代表西歐較自由、開放的價值。

克羅地亞增長勁

歐洲爆發債務危機後,不少西歐國家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失業率高企,相對而言,東歐經濟雖然同受衝擊,但反彈亦較顯著,過去3年克羅地亞GDP增長率均超越2%,「跑贏」復甦步伐緩慢的法國。不過,由於西歐經濟發展始終較早,已累積相當多財富,社會制度亦較完善,今年法國的「快樂指數」全球排名第23,遠高於克羅地亞的第82名。

1938年世界盃決賽,意大利國家隊最終以4:2擊敗匈牙利,當時主辦國正是法國。80年後,無論克羅地亞能否在東歐前「老大哥」俄羅斯的土地上擊敗法國,東歐在政治、經濟、文化上與西歐的差異,短期內似乎只會愈發明顯。 ■《華爾街日報》/《新西蘭先驅報》/彭博通訊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