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淑梅足跡】創意無邊,樂趣無窮

2018-07-17
■「橋王之王」黎文卓  作者提供■「橋王之王」黎文卓 作者提供

車淑梅

香港「橋王之王」黎文卓謙稱「度橋」這名稱並非由他所創,強調六七八十年代香港橋王特別多,如何賺錢開飯?怎樣為孩子交學費?連玩具也是自創的。「度橋」就是望見前面好像無路可行,沒有對岸,於是搭條橋走過去,「橋」就是這樣形成的。

小時候阿黎住在天台鐵皮屋,他是家中長子,每天上學又要做家務,「當年我非常忙碌,由早忙到晚,家務是現在家庭的好幾倍,因為家中很多昆蟲和麈埃,於是每天要掃地抹地,最慘每星期洗床單被單,洗校服,洗完還要用上漿粉,晾乾熨好,上學的白布鞋要洗刷,乾後要塗白油;當年沒有超級市場,買柴米油鹽等雜貨,就要跑到不同的商店,買米有人送,買油要帶樽,火水爐要換燈芯入火水,好忙。夏天溫度每每高達三四十度,日間根本不可入屋,黃昏要在屋頂開喉淋水降溫方可進內。遇上水喉壞了,米缸無米等考驗,父母不在身邊,自己便得動腦筋想辦法將難題解決。」

要數阿黎的艱難日子,可算在1967年,「對的,非常難忘,因為當年父親是中資銀行職員,也是工會書記成為了政府追捕對象,半年內我們搬家五次,所以我也寫了一本書記錄當年的情況,(五月無家)改編成了舞台劇甚至電影,最近試映過十場,過萬人欣賞過了,評語不錯,也成為內地百花獎開幕邀請電影,我的宗旨希望大家更明白當時香港真實的一面。」

機靈的黎文卓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是電視電影的編劇,竟成為「橋王之王」,他的第一志願當明星,想當年他就讀香島中學,校內有一個假想敵,就是舞蹈組的吳剛同學,靚仔有型,某天電影公司星探到學校找學生客串,對方真的入選了,繼而也進入了娛樂圈。 阿黎既羨慕又妒忌,於是退而求其次希望做老師,因為自己表演慾強,老師和演員並無分別,面前肯定有固定的觀眾。

中學畢業後,他在父親的引薦底下進入了無邦q視在《歡樂今宵》學習編寫笑話,「我本來希望寫電視劇,但,就如一位廚師本來想烹調滿漢全席,但被派去弄甜品也沒有辦法,也要將笑話寫好。」阿黎轉數快,由每天只交五個笑話發展到三分鐘便度到一個, 分內功夫很快搞掂,那麼整日的時間如何度過?其實他後來也有另一綽號「秘撈王」。他先後組織過樂隊,拍電影,辦舞台劇,搞公司宣傳,出版書籍,甚至搞地產,阿黎無所不能,無所不精。他精力無限,過往四十年在不同傳媒機構中創出了很多代表作,例如《笑聲救地球》、《江山如此多fun》、《百萬富翁》等等,都為人津津樂道。

最近黎文卓在書展推出了最新作品「我愛香港系列」從他個人經驗講述香港由低檔次城市,成為東方之珠,亞洲四小龍的飛躍年代,「我輩出生沒有戰爭,60、70年代享受到太平創業的時機,80年代香港騰飛,90年代香港成熟創意空間更大,我只能夠說自己此生無怨無悔,側聞30年後世界末日,嘩,剛剛好,我此生實在太奇妙了,哈哈。」

黎文卓總是充滿歡樂氣息,他那40年的文化足跡非常豐盛,從TVB到有線、亞視,自創事業,北上發展,回流香港,面向世界,緊貼他的八字真言︰「創意無邊,樂趣無窮。」我佩服橋王之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