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翠袖乾坤】狀元的理想

2018-07-17

伍淑賢

香港中學文憑試日前放榜,考得九科皆頂級「五星星」成績的「狀元」說想讀醫,因可幫到人,又說很喜歡音樂,報考第九科音樂也是因為覺得生活不可沒音樂。看報的印象,傳統名校成績出眾的畢業生,進大學多想讀醫或法律,說要幫人、伸張正義之類,惟未聽過有狀元級人馬想讀文學、哲學、歷史、音樂、藝術等人文學科。

而上面那位狀元,既然音樂對他如斯重要,何不乾脆修讀音樂?說穿了還是父母甚至孩子本身仍深信專業的路比較「穩陣」,也是香港教育功利主義陰雲不散的力證。

至於以「幫到人」作為一種選科理想,我覺得很奇怪。其實社會上任何崗位,發揮到極致都會幫到人,而人生各種苦,老病死等肉體之苦確是苦,醫生固可幫忙,但其他諸苦,如心靈之苦、文化呆滯匱乏、政經和社會制度落後、思想觀念糾結等諸苦,同樣是眾生苦惱,都極需要精英新血去做種種「利他」和「幫到人」的事業。

何解我們的菁英學生,總認為只有醫生律師才能造福眾生,而不趁青春好年華全力投入自己喜歡的東西呢?教育不是以盡量發展個人天分為目標的嗎?為何明明已找到自己的天分和興趣,卻要走另一條路?

其實簡單如去公園玩,也可看出香港父母心態。公園每天都有不少港孩上跑步訓練班,有些腳步還未站穩的幼兒,都已受訓了,令人心酸。反之有些外籍父母就輕鬆得多,放小孩在草地上跑來跑去,或跟孩子在草地上齊齊翻滾,盡情觸摸潮濕的泥土,孩子也開心得格格大笑。我又很佩服有些老外年輕媽媽,幼兒對草地邊的渠蓋極有興趣,蹲茈峇p手指盡情探索渠蓋,媽媽既沒尖叫阻止也不大驚小奇怪,看住他就是。

我見過最「殘忍」的行徑,是星期天下午有個港媽帶個小女孩去維園草坪玩,竟放了張矮書桌在草坪中央,當人人都在藍天下玩耍追逐嬉笑的時候,小女孩卻伏在小桌子上做功課,蔚為奇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