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鄭宇碩被爆收「美水」搞「佔中」

2018-07-19
■鄭宇碩(中)於2013年出席「真普聯」活動時,一臉沒精打采。 資料圖片■鄭宇碩(中)於2013年出席「真普聯」活動時,一臉沒精打采。 資料圖片

前助理寫書揭美NDI出錢策動亂港 破壞港普選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2014年,香港爆發歷時79日的違法「佔中」,破壞當時的社會秩序及香港普選之路,其間涉嫌外國勢力的介入。在違法「佔中」扮演重要角色、時任「真普選聯盟」召集人的鄭宇碩,其前助理寫書大爆其「佔中」時的黑幕,包括美國國家民主基金(NED)屬下的美國國際民主研究院(NDI)當時直接指使「真普聯」及「民主動力」搞活動為「佔中」造勢,更就此提供資金。

曾任香港城市大學當代中國研究計劃高級研究助理的張達明,撰寫了《何為證據:揭露香港亂象的幕後黑手》一書,並於今年書展出版,大爆「佔中」黑幕。

對「佔中」內幕了如指掌

張達明在書中表示,鄭宇碩是他在城大的上司,當時經常要求他為「真普聯」、「民主動力」及「華人民主書院」處理文書工作,包括整理會議記錄及財務記錄,故對「佔中」的內幕了如指掌。

張達明爆料道,NED和NDI在某程度上直接參與和推動「佔中」發展,在「佔中」發生和之前主動開展活動、提供活動方向,協助合作方提升專案提案的內容層次,又督促合作方全力以赴,合作方只要預訂會場,邀請目的一致或「友好」演講發言,以及為NED背書做預算即可。

張達明透露,鄭宇碩在2013年6月5日的「真普聯」周會上稱,NDI要求會見「真普聯」成員,之後在6月19日會議上匯報與NDI會面內容,稱NDI希望與「真普聯」合作建立一個商討民主和選舉問題的平台,但個人認為特首選舉問題上的合作不採用「真普聯」的名義,而可以轉介給學者組成的聯絡網進行。

一年後的2014年6月26日,鄭宇碩與NDI總部亞洲區專案負責人David Caragliano及香港專案經理Kelvin Sit在香港會面,商討「真普聯」的工作,以及尋找「真普聯」與NDI的合作機會。

NDI要求組織研討會製民意

到了2014年8月27日、即「佔中」爆發前一個月,Kelvin Sit向「真普聯」發電郵,要求與「真普聯」合作組織關於2016年立法會選舉辦法的研討會,並稱立法會選舉辦法的修改對於特首選舉方式的設計十分重要,建議「真普聯」組織一批學者或其他利益相關方成立工作小組,商討如何修改並向政府提交方案,同時舉行論壇,由公民團體、學者、政黨、法律工作者和學生團體的代表共同商討,確定具體細節。NDI計劃提供約3萬港元的預算,並要求項目必須在10月底前結束。

鄭宇碩翌日隨即要求「民主動力」代替「真普聯」組織兩場研討會,原因是NDI認為「真普聯」比「民主動力」的政治色彩更濃,容易引起注意。最後「民動」同意做法,NDI把預算提高到約7.7萬港元,用於支付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開展民意調查。

張達明認為,兩個月時間難以準備一場學術會議,提出10月底完成項目的不合理要求,應與當時計劃10月1日開始「佔中」有着必然聯繫,目的顯然是為了在「佔中」時製造對民意一浪接一浪的衝擊。

9月22日,鄭宇碩回覆NDI,建議研討會分兩部分,一是立法會選舉改革,主要包括廢除功能界別和抗拒變革的力量,二是重劃現有選區,把5個地方選區劃分為9個,又討論這將對主要黨派及少數黨派造成何種影響。

NDI決定研討會告吹

不過,在10月27日、「佔中」爆發後一個月,Kelvin Sit發電郵予鄭宇碩,着他在10月29日晚上,與NDI一名高層通電話,更指研討會是否舉行、有關民意調查結果是否發佈,已不再由他們決定,做決定的是NDI高層。研討會在NDI要求下最終告吹。

張達明指出,這顯示了在「佔中」局勢動盪之際,NED或NDI駐港人員已不能作出決定,而是權威更大的人,也證明是NDI有權決定,而不是「民主動力」、「真普聯」,更不是「和平佔中」。

張達明又認為,由於「佔中」主事者與NED主管Louisa Greve會面曝光,被中方猛烈批評,故避免進一步激怒中方,NDI才結束合作。

鄭宇碩無否認新書內容

鄭宇碩昨在回覆傳媒查詢時確認,張達明曾做過其助理,並稱對方在其電腦「我的檔案」非法盜取資料,又聲言「真普聯」並沒有接受海外組織捐款,資金「來來去去是本地幾個人」,但他並無否認張達明一書的內容。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