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宜發
其實我相信每一個人,如果要接受一項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工作,總會幻想實行時候的情況會是怎樣。
我第一次參與「賣旗」的義工工作,之前一天都不停在想,用什麼方式可以吸引人群捐出一些善款呢?什麼地方會多些人可以捐錢呢?還有就是,他們會捐多少錢呢?雖然我們成日都會聽到,多多益善少少無拘,但當要做一項慈善工作之前,也總會想多一點,幻想到時的情況會是怎樣。後來我發現,當天在賣旗過程當中,我感覺到不快樂。
話說某天,電台其中一個營業部同事知道我要參加賣旗義工工作,他馬上便說會帶着自己兩個子女一起參與,而他的子女只有三及五歲,樣子甜美可愛,能夠從小培養小朋友參與義工工作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賣旗當天,我們選了在樂富港鐵站出口「賣旗」,我們大概早上八點便開始在港鐵站門外向路過的人們簡單介紹受惠機構及幫助的目標,就是幫助貧困的長者可以免費安裝「平安鐘」。
在整個幾小時的賣旗過程當中,原來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及感受。當然每個香港人都曾經在街上遇到過賣旗的義工,要求你捐一些善款到某個慈善機構,自己也買過不少,雖然自從做了通宵工作之後,能夠在早上遇到這些賣旗的人的機會已經少了很多,因為通常這個時間我都在睡覺,但今次是自己親身去做這個崗位,感覺完全不一樣。
坦白說,大多數捐錢的人也只會投放一兩元硬幣,紙幣的其實比較少,當然我不是說他們捐款太少,而是對於今天社會的市民來說,一兩元其實真的不是什麼金錢,一兩元也做不到什麼,也買不到什麼。
但我發現在這幾小時的「賣旗」過程當中,一般市民也給我很吝嗇的感覺,我不停笑臉迎人向着迎面來的市民介紹有關今天賣旗的內容,例如:「早晨,今天賣旗的受惠機構是長者安居協會,主要幫貧困長者免費安裝平安鐘」,對一個正常的人來說,聽到能夠幫助長者的服務,理應二話不說便拿出少少的金錢做善事,可能我太理想化,但我可以坦白地跟你說,遇到的三百人,大概不到一百人會聽你的說話去捐錢,所以我覺得很現實,亦很可悲,相信每個人也會有成為長者的一天,今天如果有能力出少少綿力捐錢幫助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吝嗇?
所以,當我在賣旗的過程當中甚至完結回到家之後,感覺到很不開心,從這個賣旗的義工工作中,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現實,大家下次有機會在街頭遇上這些義工朋友,可否停下來捐一點錢去支持某受惠機構或去支持這個義工所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