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網人網事】過度旅遊

2018-08-13

狸美美

前不久在北京,正值暑熱天氣,小狸親眼目睹了一個大商場裡席地而坐了很多人,恍若周日菲傭聚集的香港維園。帶着好奇,小狸隨口詢問比鄰的一位店家,他先是若無其事地說:「都是住在附近的人,跑這乘涼來了。」接着,他又很無奈甚至帶着一股子狠勁兒說:「每年都這樣,他們才不管影響不影響你生意呢。」

小狸隨口一問也就隨耳一聽,開始也是若無其事的。但之後幾天與朋友在什剎海「乘涼」時,卻情不自禁地又想起了此事。那是在聞名遐邇的煙袋斜街--這是一條自清末以來就很有特色的迷人小街,其細長的街道好似一支煙袋桿,東頭入口像煙袋嘴,西頭入口折向南邊,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像煙袋鍋。那天,小狸在這條僅長二百多米的、本該迷人的小街上被擠成了照片。

完全沒有記憶中閒適的溜溜躂躂,在全神貫注地騰挪躲閃之後,小狸帶着一身臭汗好不容易才擠了出去。終於站上著名的銀錠橋,本想文雅地來一波燕京小八景中的「銀錠觀山」,但腳下的「風景」卻毫不留情地搶戲了,近如聲名遠播的「烤肉季」前,遠如荷花市場那廂,全是乘涼人也。不,仔細一瞧,全是旅遊人也。因為那一面又一面的導遊小旗,雖無風而起「浪」;此時的什剎海正是「小旗浪花」裡不由自主的一片碧波蕩漾。

對於被戴着各色同款棒球帽的旅行團、高分貝方言、胡同遊三輪車、酒吧、噪音、垃圾以及更貴的物價填滿的什剎海,遊客們應該還是滿意的吧,因為這酷日炎炎的每一天,他們都沒見少過。但對於北京人來說,此情此景卻着實大煞風景。「眼暈!忒躁!咱小時候開着荷花、擺着柳條、安安靜靜的什剎海呢?」朋友在怒氣沖沖地懷舊,小狸忽然又想起了那些在大商場裡乘涼的北京人,他們固然沒有「侵擾」什剎海,但他們過度的「商場乘涼遊」對於那相鄰的小小店家,其實和今天的銀錠橋旁並沒有什麼差別。

凡事皆有度,過度皆不當。「乘涼」如是,旅遊亦如是。其實「過度旅遊」在最近幾年已經愈來愈引起全球各地的注意。比如2017年時,西班牙巴塞羅那共接待了三千萬人次的遊客,而當地人口只有一百六十二萬。而像巴塞羅那這樣的旅遊勝地如今遍佈了全世界。過度飽和的旅遊讓地區差異性消失,全城都是旅遊商店、民宿、貴價商品等等,嚴重影響了當地人原本的生活方式、社會福利、服務等等。而近些年興起的旅遊趨勢之一「向當地人一樣生活」簡直更像當地人的噩夢--起碼當地的房屋租賃市場會被攪得一團亂。以至於,如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已經採取階段性「禁止短期租房」了。

旅行是全天下最美好的事情之一,熱愛旅行沒有任何錯誤,但如何讓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嚴肅課題。詩和遠方不僅要走過去,更要讓它永遠健康友善地在那裡。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