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在中美貿易戰正打得如火如荼、部分受產品加關稅影響的公司叫苦連天之際,據悉,由《紐約時報》主辦的年度奢侈品峰會將於十四年後的今年年底重回香港舉行,反映國際奢侈品界看漲香港,乃至整個中國內地市場。
這個峰會的前身是由總部設於巴黎的《國際先驅論壇報》於千禧年首辦的「國際時裝及名牌商品會議」,之前都在時尚之都巴黎舉行,二零零四年則以《亞洲的誘惑》為主題而首次移師香港。主辦方說,因為香港不但是國際時裝和奢侈品在亞洲的消費橋頭堡,亦是業界通往正在崛起中的內地市場的窗口,更具有良好的基礎建設措施和資訊流動自由。
記得該屆主禮嘉賓是路威酩軒主席伯納德.阿諾,主持則是享譽國際時尚界的該報時裝編輯蘇茲.麥肯絲(Suzy Menkes),時任特首董建華不但在會議上發言,更借出禮賓府開歡迎酒會,反映經歷了沙士之後的當時政府對會議的重視。
後來,隨着《論壇報》被其母公司紐約時報兼併,並易名為《國際紐約時報》,而麥肯絲也被Condé Nast集團羅致出任《Vogue》國際主編,該峰會改由《紐時》現任時裝總監兼首席時尚評論家Vanessa Friedman主持。
今年的主題是《新奢侈品世界秩序》,顧名思義,圍繞如何解決電子商務與實體店之間的關係以及全球政經形勢如何影響時尚體系等問題進行討論。
當年,由於我在上海主編的中國首本針對奢侈品市場的雜誌《Noblesse》是大會媒體贊助,我出席了三天會議。記得當時的發言者有不少知名設計師,如Paul Smith、Alber Elbaz、Rosita Missoni和Miuccia Prada等,首三屆主禮嘉賓更是當時得令者,如Tom Ford、Ralph Lauren和Giorgio Armani。到了本屆,則幾乎是行政高層,可見創作人員地位今不如昔。
此外,跟十四年前比較,本屆峰會多了東方面孔,如港人熟悉的連卡佛總裁、吳光正愛女吳宗恩,K11 購物藝術館創辦人、已故富豪鄭裕彤長孫鄭志剛,以及高級珠寶品牌Qeelin創辦人陳瑞麟;而內地背景者也不少,包括近年活躍於英國時尚界並投資於當地設計師品牌的余晚晚(Wendy Yu)、收購法國老牌時裝屋Lanvin的復興時尚集團主席程雲(Joann Cheng)、收購Bally的山東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以及網購平台京東商城創辦人劉強東等,都會上台分享。
由此可見,無論美國特朗普政府想如何打擊中國經濟,西方商界都似乎跟之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