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雙城記】朱旭先生遠行

2018-09-21
■照片是朱旭在《甲子園》中化妝。  作者提供■照片是朱旭在《甲子園》中化妝。 作者提供

何冀平

朱旭的履歷裡這樣寫:2012年,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82歲的朱旭在《甲子園》中扮演姚半仙,這是他最後一個話劇角色,最後一次在舞台上。

2012年8月28日,北京人藝一樓大排練廳裡好多人,規格有序,氣氛肅穆。《甲子園》要開始排戲了。朱旭坐在演員席的椅子上,身邊是老伴兒宋雪如。我走過去向兩位問好,朱旭笑盈盈地要站起來,我連忙攔住,坐在他身邊。我和朱旭老師不太熟,他沒有演過我的劇本。二十多年前,朱旭等劇院一級名角還都不到60歲,夏淳導演要提攜青年演員,《天下第一樓》不用名角,唯一一個林連昆,是我不顧一切「以小賣小」、「求」來的。

朱旭手裡拿着我的劇本,我心裡直撲騰,他是大演員,宋雪如是編劇,不知他們會說什麼。朱旭和善地笑着,指着劇本說︰「我喜歡這個角兒,就像是給我寫的。」我心裡的石頭落下來,但知道他是在安慰鼓勵我,他飾演過多少中外名劇中的大主角,在《甲子園》裡只是個戲不太多的配角。

2012年人藝甲子院慶共有十件大事,鄭榕說,最重要的一件是要有一台新戲,比走紅地氈重要!張和平院長邀請藍天野出任院慶戲藝術總監。其間剛好有個活動,藍天野、朱琳、鄭榕、呂中,朱旭也去了,老藝術家應眾人之邀即興演了節目,朱旭說了一段《嘩變》中的台詞,中氣十足,不遜當年。藍天野想邀他出演《甲子園》中的姚半仙。院長張和平在人藝食堂擺了一桌宴,請劇院第一代老藝術家出山,朱旭笑稱是「鴻門宴」。

《甲子園》的排練現場,藍天野、朱旭、鄭榕分別亮出了排戲秘訣。朱旭親手抄下台詞「小紙條」,帶在身邊,隨時拿出來看看,台詞熟了,到了排練場就尋找人物感覺。服裝是朱旭自己設計的,我原想姚半仙背一個蔡瀾式的佛門挎包,朱旭老師改為一身寬鬆粗布中式衫,一個半舊的藍色印花布斜挎,正符合人物生活不富裕,又好面子要模樣的本色。

《甲子園》雖是朱旭的謝幕演出,但戲分同以往相比少了很多。他帶着「小紙條」,每演完一場戲下到後台,都會掏出來溫習下一場。他扮演的「半仙兒」一出場,就帶出了他的表演風格,一個孤獨寂寥,寄託於看相看風水,心裡藏着心事的人物,他輔以沉穩、輕鬆、幽默,展現出只屬於朱旭的魅力光彩。一種由內而外的修養,一派內蘊深厚的氣質,抑揚頓挫的台詞,高瘦挺拔的身形,別有一番韻味和境界。姚半仙有一句嘲笑不懂裝懂,浮誇操作人的台詞:「幼稚」,他不使勁,不拿範兒,輕拿輕給,立時到位。

朱旭先生去了,帶着多少人深深的不捨,永久的思念。就像吳剛說的,首都劇場的鐘聲響起,是紀念他們每一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