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潮汕地區長期從事關愛老兵和抗戰史遺蹟保育工作的人士,目前極為關注和投入心力的一項工作便是揭陽地都鎮獅尾山軍人公墓的維護與修繕。在他們看來,這座目前日漸破敗的公墓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對其悉心保存是自身的使命,也是責任。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回溯當年抗戰時期的歷史,地都鎮獅尾山軍人公墓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一種極為特別的精神堡壘:來自民間的建造,型塑的卻是國家大歷史的圖騰。而今天民間人士對其保育問題的持續關注,也構成了延續民間力量的時代新象徵。
昔顯粵東抗戰前赴後繼
今天的獅尾山軍人公墓,佔地大約430平方米,位置離現在的汕頭大學不足十公里,處於汕頭與揭陽的交界處,其背後的粵東抗戰歷史也成為在地歷史中不可去除的記憶。
抗戰爆發之後,先後歸屬於第四戰區和第七戰區統領的廣東省,因地處沿海、港口眾多而成為中日兩軍激烈交戰的地方。其中,毗鄰江西、福建的粵東地區的軍事戰鬥由於拉鋸爭奪情況反反覆覆,給當時的中國軍隊造成了重大傷亡。
據粵東的地方文獻資料顯示,1939年6月21日,日軍轟炸揭陽。同年7月,國民政府廣東保安二團二營設防桑浦山區、地美都一帶,堅守達半年,並在當年11月下旬調防往梅縣地區。而到了1940年,國民政府調來閩粵邊區預備第六師轄下的十六、十七、十八三個團到地美都設防,鏖戰歷久。1942年春,獨立二十旅前來接防鄒堂地都,與敵軍多次發生激戰。至1943年8月,第186師增援協同獨立二十旅,中國軍隊最終於獅尾山一帶戰敗。
中國軍隊在這一地區數年的戰鬥,可以用前赴後繼來形容。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傷亡的將士均由錢崗普慶善堂組織搶救和掩埋。當時陣亡軍人暫厝獅尾山下義塚埔。1946年冬,同善社在獅尾山下修葺了一座「抗日陣亡將士公墓」,長眠了自1939年下半年至1943年7月在鄒堂地都一帶陣亡的近700名中國軍人。長期在潮汕一帶從事關愛老兵活動的曾健鵬告訴記者,目前存放、展示在汕頭忠烈祠內的一塊軍人陣亡墓碑,主人乃陸軍預備第六師十八團一營營長楊一鳴,就陣亡在這一公墓附近;而這座公墓集中的主要軍人來自預備第六師和186師。
斗轉星移今破敗不堪
曾健鵬說,公墓的現狀從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後,由地方的善堂及愛心人士出資建設至今,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他表示,根據當地老人的描述,公墓最初是像雲南騰沖國殤墓園一般,一塊塊羅列整齊的墓碑,像一排排的軍人一樣莊嚴肅穆;但後來遭到人為破壞,上世紀八十年代由當年修建此墓參與者的後人再次建設,但已經是潮汕本地傳統形制的墓葬。據曾健鵬介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翻修後,公墓就一直處於無人保護、荊棘滿佈、野草叢生、墓碑破裂坍塌這樣的狀態。
到了2014年前後,由於周邊生產活動的影響,大量廢料、泥渣、粉末,因無處倒泄而集中在公墓後的上方,隨時可能由於大雨,颱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傾瀉而下,將整個公墓吞噬摧毀。因此,烈士墓急待保護和修繕。
這座公墓的未來的確值得關注。曾健鵬向記者透露了民間組織的修繕方案。根據這一方案,公墓的修繕將以因地制宜、充分保護、傳承精神為主要理念。修繕之後的公墓佔地面積會達到2,600平方米,其中總建築面積1,450平方米,也會增加廣場和綠化帶,以使得整個公墓更加恢宏和清幽。修繕公墓,因為主要依靠民間,因此需要民眾在經費上的支持,也需要讓公墓的歷史和現狀讓更多人知道,以便公眾認識到這一歷史建築的重要與特別意義。
「小歷史」漸成抗戰敘事模式
一直以來,抗戰的歷史和敘述呈現出以國家為本位的「大歷史」格局。在這種格局下,抗戰與「民族國家」的概念緊密相連,是一種道德教化、歷史教育的工具。而抗戰和每一個人、每一座城市甚至山村院落的「小個體」之間的聯繫究竟為何,則甚少有人探討。不過過去十多年來,這一情況出現了很大改變。
過去十多年來,一種立足於在地、立足於社區、立足於個體歷史記憶的「小歷史」表達方式,漸漸成為中國內地民間人士解讀、詮釋抗戰歷史的重要形式。獅尾山軍人公墓的議題發酵,就是在地民間人士和民眾長期對本地抗戰史進行整理和研究的結果。從揭陽到潮州、汕頭再到梅州,抗戰的歷史不僅僅是盧溝橋事變或淞滬會戰、台兒莊大捷等具有圖騰意義的知名戰史,獅尾山軍人公墓、汕頭中山公園內的忠烈祠等歷史遺蹟對粵東民間熱心人士和民眾而言,是更加具體、直觀和現實的抗戰寫照。
在今天的中國內地,對於但凡和抗戰有關的歷史建築,民間社會多會抱持極高熱情的關切心態,其背後的根源乃是社會已經形成了自身的抗戰史認知。此外,近年來在內地日漸活躍、頗受民間關愛的老兵義工活動,成為了書寫在地抗戰史的關鍵組成部分。老兵在獲得物質幫助和精神關懷的同時,他們的口述歷史被視為是極為重要的一手抗戰史記錄。以廣東為例,不少長期從事關愛老兵和民間抗戰史研究的義工,對抗戰時期參加第64軍、65軍、66軍的老兵格外敬重,因為這三個部隊均由粵軍而來,其戰爭中的功績頗能帶來今時今日廣東在地民眾和義工心中的自豪感。而在各種由民間直接或間接介入的抗戰史蹟保育活動中,來自社會的積極響應和深度參與都體現了民間在發掘抗戰歷史中的強大主動性。在汕頭中山公園內的忠烈祠中,民間捐贈的展品非常之多,其特點是體現和反映粵東一帶抗戰時期軍事活動的艱辛以及民眾彼時的參與。
「粵東一帶的抗戰勁旅,包括但不限於廣東保安二團二營,閩粵邊區預備第六師十六、十七、十八團,第十二集團軍獨立第20旅、第十二集團軍獨立第九旅、第四路軍第155師、第四路軍第六十五軍第157師、第十二集團軍第六十三軍第186師、第十二集團軍暫二軍預六師、廣東第八及第九區民眾抗日統率委員會、潮澄饒澳自衛總隊。」接受記者訪問的潮汕地區義工非常熟練而流利地講出了上述軍隊的番號。義工們說,今時今日,這些軍隊留下了包括獅尾山軍人公墓在內的少數殘破遺蹟;留下了飽經人生坎坷境遇的老兵;留下了今人延續歷史記憶的任務;當然,也留下了軍人們曾經引以為傲的上述軍隊番號。
因此,積極保育和修繕獅尾山軍人公墓,對民間人士而言,是一種使命必達的任務,一種匡復歷史正義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