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三將發表施政報告,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指出,現時整個社會都關注過渡性房屋,相信會是施政報告中「重中之重」的主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表示,社聯位於深水埗南昌街的組合屋項目,將提供90個單位,預計明年第三季落成,希望第四季可入住。社聯亦正商討以短期租約形式租用兩幅官地,希望在2020年可提供300個以上過渡性房屋單位。
陳智思昨日出席公開活動時表示,如果社會共享房屋由政府於早10年提出,必定會引起陰謀論,質疑是否利益輸送,但現時興起共享理念,社會亦廣為接受,反映時機適合的重要性。他認為,雖然今日仍有人質疑共享房屋,但聲音已經大大減少。
他又指,有人質疑香港沒有民主,但在本港處理不同議題時,需面對太多持份者和利益團體的關注,要達至百分之百共識非常困難。最重要在於達至共識的過程要令人信賴,已經有助達至大部分共識。
社聯早前獲發展商捐出地皮,在南昌街興建組合屋,提供90個單位。蔡海偉昨日出席電台節目表示,上月屋宇署已審批3間提供組合屋物料的生產商,相信還有兩間生產商會獲批。
社聯盼有更多資源建過渡屋
社聯的招標亦已完結,反應不錯,預計將有具質素及價錢好的公司可供選擇,選標後即可洽商設計及投產。組合屋料於明年第三季建成,第四季可入住。
他透露,正商討以短期租約形式租用兩幅官地,在2020年提供300個以上的過渡性房屋單位,會有6層樓高。他承認,幾個社會服務機構合共只能提供數百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只是杯水車薪,故期望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投放更多資源興建過渡性房屋,兩三年間提供1,000個至2,000個單位。
他期望,政府可讓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有建屋經驗的公營機構參與並推展計劃,但強調社會服務機構在營運過渡性房屋仍然有角色,可以支援租戶和促進鄰里合作。
他並提到,得悉政府過去數月努力聯絡工廈業主,將工廈改裝成社會房屋,但能否落實,仍要視乎通風、採光等技術問題。而工廈改為住屋可能要補地價,他建議政府提供豁免措施,毋須業主支付一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