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頂尖科研項目較少能順利轉化成科技應用,問題一直為人詬病,不過盧煜明的研究卻打破這個刻板印象。單計母親血漿檢測胎兒DNA項目,他指有關專利至今已授權逾40間公司,每年為大學帶來龐大收益,而該技術每年惠及全球逾百萬名孕婦,被視為本港其中一個最具價值的知識轉移項目。
而在學術創新層面,相關項目也先後三度獲得研資局跨院校「主題研究計劃」資助,總資助額逾億元。
冀拓至地貧症等單基因病
「既然這是香港發明出來的技術,策略上香港當然要繼續維持其領導性的地位」,盧煜明認為,這個項目的重要性廣獲香港社會及政府認同,是可以持續獲得研究經費,支持其團體於血漿檢測DNA技術的進一步研發,「另一方面,胎兒住在母體的現象,其實與癌症寄生在病人體內有着相似之處」,因此有關技術亦可應用到癌症之上,而這方面的市場價值及社會受惠程度毫無疑問將會更高,所以現時研究已以「胎兒」及「癌症」雙線發展。
盧煜明又指,胎兒染色體或基因相關的遺傳疾病眾多,而目前市面應用的,大部分是藉產前檢測胎兒染色體疾病,如唐氏綜合症,卻甚少嘗試開展地中海貧血症或血友病等單基因疾病的檢測。
最近他與團隊亦於這方面帶來突破,讓新的無創檢測技術能應用於所有單基因疾病,希望能擴闊應用領域。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