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美國股災或引發新一輪經濟危機

2018-10-30

張敬偉

上周,標普500指數累跌約4%,道指累跌2.97%,納指累跌3.78%,其中標普500指數年內漲幅已經歸零。美國股災或引發新一輪經濟危機。

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救市帶來的充裕流動性漸漸枯竭,缺少流動性澆灌的股市盈利預期也後勁不足,美國急速增長的債務在刺激股市增長之後會給新一輪危機周期埋下禍根。眾所周知,過去十年是美聯儲拚命放水--多輪量化寬鬆(QE)唱主角的時代。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由此迅速膨脹,從危機初期的1萬億美元到危機周期深重的2014年迅速升到4萬億美元。這些流動性經過華爾街的操作湧向股市的資本總額高達30萬億美元。

另一方面,美聯儲洞悉其中的風險,因此從2015年開始停止QE。但是美聯儲無法也不敢對QE政策急剎車。如果完全停止QE,急速推進貨幣政策正常化,美國股市會因為釜底抽薪而陷入紊亂,美國經濟基本面也會受到影響。美聯儲加息的漣漪效應也會形成負面傳導,讓美國--主要是美聯儲的努力付之東流。中國股市動盪、英國脫歐公投成為當時影響美聯儲加息政策的外部因素,這也形成了耶倫時代一直延續到現在鮑威爾時代的謹慎加息政策主調。

美國經濟復甦在2015年終止QE時已經曙光初現,但由於QE帶來的大水漫灌對美股的影響力太大,美聯儲為了讓美國經濟增長和股市表現同步,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步伐一直很緩慢,美聯儲內部也爭吵不斷。直到特朗普時期,鮑威爾才逐漸加快加息縮表步伐。

美元地位下降

當然,特朗普政府也對美國股市有貢獻,其大規模減稅政策和「美國優先」,不僅釋放了國內超過萬億美元的資金,也吸引了海外市場萬億美元的流動性注入。特朗普對這些流動性的預期是好的,希望流向實體經濟,重振美國製造業。但結果並不樂觀,還是進入美股,彌補了美聯儲加息縮表帶來的流動性缺失。這極具諷刺意味。特朗普的減稅計劃是為了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的目標,實際上卻為金融資本提供了後援,由此帶來的「特朗普行情」又成為特朗普炫耀政績的資本。在中期選舉的政治訴求面前,特朗普又寄望於股市提振民意,因此特朗普將美股大跌歸咎於美聯儲。然而,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目標,就是為了讓大水漫灌的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將股市流動性引流至產業流域為實體經濟服務。

特朗普和美聯儲不在一個軌道上,前者是政治掛帥,後者是問題導向。兩者難以相向而行,美國市場也就出了大問題。更重要的是,美股下跌不僅是上個周期美聯儲大水漫灌「斷流」的結果,也消耗掉了特朗普大規模減稅刺激美股的剩餘價值。而且,奧巴馬時代的美聯儲QE救經濟,全球篤信美國和美元信用,美國可以讓全球分擔美國經濟風險。現在特朗普執念於「美國優先」,美國公信力和美元信用大幅流失。從歐盟到中國,正在嘗試擺脫全球貿易中的美元支付體系。在此情勢下,美元不再是稀釋美國債務的靈藥,更非轉嫁危機的利器。現實很殘酷,美國私人儲蓄率維持不足7%的歷史低位,然而美國私人債務佔比GDP高達202.8%(2017年底),迫近2008年次貸危機高峰期的213.5%。此外,企業貸和美國公債規模也在膨脹,截至2018年8月份,美國企業貸款總量是22,173.7億美元;截至2018年9月,美國聯邦公債與GDP的比率是105.4%,公債總額是21.5萬億美元。美元地位下降,美股震盪下調,美國發生債務危機的風險在加大。關鍵是,美國基於「特朗普行情」和經濟向好的樂觀,採取和全球摩擦的「美國優先」政策,從而給全球市場帶來了一股肅殺之氣。

若美股繼續下跌,全球市場信心將會崩盤,美國成為新危機的策源地將是大概率事件,帶來的殺傷力料遠超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