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歷史與空間】陳嘉庚,因盡責而光輝

2018-11-06
■廈門陳嘉庚紀念館。 網上圖片■廈門陳嘉庚紀念館。 網上圖片

肖 薊

10月25日晚,「不忘初心 誠毅前行」嘉庚主題大型原創作品音樂會在廈門嘉庚劇院舉行。《嘉庚之夢》、《不落的星辰》,以及大型合唱《嘉庚組歌》等原創作品精彩亮相,以史詩的維度和格調,展示陳嘉庚先生一生的光輝歷程,使台下的觀眾備受感動......

陳嘉庚(1874-1961),著名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等職。我對陳嘉庚這位「老鄉」,一向崇敬有加,曾多次參觀過陳嘉庚紀念館和他的故居。近日,我獨自一人,從集美區石鼓路出發,沿荈健螂禲B潯江路,步行約20分鐘,又一次走進陳嘉庚紀念館。

陳嘉庚紀念館,位於廈門市集美區嘉庚路24號嘉庚公園內,佔地面積104,484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0.5平方米,主體建築三層,設有四個展廳。該紀念館秉承獨具特色的閩南建築風格,面對由毛澤東題字、高高聳立的「集美解放紀念碑」,與集美鼇園、嘉庚公園臨海共處,交相輝映。紅瓦白牆、龍脊鳳簷的紀念館正面,二十根直徑大於一米的大理石廊柱,忠實履行茪隡絰P烘襯職責。中間一對廊柱上,刻有一副對聯:「為故鄉興盛為祖國新生傾資財於教育誰是先驅者,曰民族曰光輝曰華僑旗幟獲領袖之褒揚公推第一人」。在紀念館大廳中央,立茪@尊陳嘉庚先生的漢白玉雕像,慈眉善目的陳嘉庚,右手拄茯b杖,穩接大地,左手握蚋妥U,平貼腰際,背後是茫茫大海,寓意陳先生漂洋過海毅然回國,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事業。雕像前,一對方形立柱上,毛澤東「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題詞,引人注目,發人深思。

走出紀念館的我,懷荓R敬心,順蚙R園路,來到嘉庚路19號,但見寬約3米的大門左側一塊石碑上,刻茈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題寫的「陳嘉庚先生故居」七個黑底金字。穿過「歸來堂」,一座古老而簡樸的二層小樓出現在眼前。這,就是始建於民國7年(1918)的陳嘉庚故居。民國27年(1938),它曾被日軍飛機炸毀,1955年得以修復。廳堂正中,安放茬笆觼高漸衈J坐像,兩側懸掛和排列茬◥j若撰寫的對聯,以及全國僑聯公祭陳嘉庚的悼詞。二樓正中是會客廳,西側是陳嘉庚晚年的工作室、臥室、餐室,陳設簡單,樸實無華。室內陳列茪w然老舊的木床、油漆斑駁的桌椅、打虒氻B的蚊帳、分不清顏色的破舊毛背心、包頭鐵皮開裂的手杖,以及補了又補的雨傘等。這些,都是陳嘉庚生前用過的實物......

再次走進陳嘉庚紀念館和他的故居,我既有新收穫,也有新發現--陳嘉庚先生所以能成為「民族光輝」,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自覺盡責」。人們常說,責任重於泰山。責任心滿滿的陳嘉庚,對人生與責任的關係,有蚇W到而深刻的見解:「無是非之人非人也,無責任之心亦非人也。」寥寥數語,擲地有聲。陳嘉庚先生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他用畢生的精力,不折不扣、全心全意為國家、為民族、為家鄉盡其所能、傾其所有,盡到一個海外赤子的責任。發生在陳嘉庚身上林林總總自覺盡責的往事、故事,需用車裝,可用船載。比如:

--傾資興學,培育英才。陳嘉庚斷言:「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國乃國民天職。」為此,他一生熱心於捐資興學。繼1913年在集美辦起第一所小學之後,相繼創辦了集美中學、師範、水產、航海、商科、農林等校(統稱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陳嘉庚雖是商業奇才,但他事業達到頂峰時,資產也不過一、二千萬元,在當時的華人企業家中,不乏比他更加富有者,但為國家和民族興學育才,始終如一慷慨解囊,而自己一生卻過茪Q分儉樸生活的,卻唯有陳嘉庚。據史料介紹,陳嘉庚一生用於辦教育的捐款,累計起來相當於他的全部財產。白手經商起家的陳嘉庚,一貫堅持「國家之富強,全在於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於教育」的觀念,在稍有積蓄後,便開始興辦教育,一生在國內外創辦和資助的學校達118所,用於教育事業的投入超過一億美元。無怪乎,黃炎培先生曾說:「發了財的人,而肯全拿出來的,只有陳先生。」

--支援抗戰、反對賣國。1938年10月,南洋各地華僑愛國團體在新加坡召開大會,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推舉陳嘉庚先生為總會主席。在陳嘉庚先生的領導下,華僑總會除了積極捐款,還發動和開展了抵制日貨、捐購卡車及飛機、徵集機工回國服務等其他救亡工作,有力支援了祖國人民的抗日鬥爭。可是,深患「恐日病」的汪精衛,對中國抗戰前途十分悲觀不說,還公然聲稱:如日本提出議和條件,不妨害中國國家之生存,吾人可接受之。陳嘉庚在嚴詞駁斥汪精衛謬論的同時,以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的身份,旗幟鮮明的向即將召開的國民參政會發去一個言簡意賅、雷霆萬鈞的「電報提案」:「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這一提案,對投降主義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波、殺傷力,被稱為「古今中外最偉大的一個提案」。

--心繫桑梓、造福家鄉。陳嘉庚先生對愛國與愛鄉,有蚇W到的見解。他認為:「愛國始於愛鄉,強國必先強民。」桑梓情深的陳嘉庚,義無反顧、不遺餘力為家鄉人民辦好事、謀福祉。這方面的實例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修建「鷹廈鐵路」。在中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作為閩籍愛國僑領的陳嘉庚,向大會呈交的提案,便是修建福建鐵路,並獲得通過。雖因朝鮮戰爭爆發未能實施,卻得到毛澤東的批示:「此事目前雖一時不能兼顧,但福建築路的正確意見,當為徹底支持。」後來,為了福建的發展,也為了戰備的需要,當中央決定投資五億元修建鷹廈鐵路時,年近八旬的陳嘉庚聞訊,興奮不已,親赴家鄉考察線路......在陳嘉庚紀念館第一展廳入口處右側牆上,鑲有一塊紅底金字的長方形牌匾,上面的內容是2014年10月17 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廈門市集美校友總會的回信。信中寫道:「我曾長期在福建工作,對陳嘉庚先生為祖國特別是為家鄉福建作出的貢獻有切身感受。他愛國興學,投身救亡鬥爭,推動華僑團結,爭取民族解放,是僑界的一代領袖和楷模。他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國家為重、以民族為重的品格,關心祖國建設、傾心教育事業的誠心,永遠值得學習。」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陳嘉庚先生,就是一個恪盡職守、自覺盡責的光輝榜樣。他曾說過,「服務社會是吾人應盡之天職」,「對於國家,當盡國民之責任」。我理解,責任是衡量人生價值的「尺規」。只有忠實履行責任者,才能拓展人生的價值。歷史表明,陳嘉庚先生憑茪@顆熱愛祖國的赤誠之心,憑茪@腔報效祖國的沸騰熱血,為了多做貢獻、多盡責任,對個人很是吝嗇,對公益十分慷慨。正是因為矢志不渝,自覺盡責;不遺餘力,終身盡責,從而譜寫出壯麗的生命讚歌、鑄就了永琲漱H生輝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