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期介紹的「教戲館」外,培養粵劇人才的傳藝組織還有「細班」。「細班」又稱「細老哥班」、「童子班」,在清咸豐中葉後日漸興起。較早出現的是慶上元班,隨後又有報豐年班、采南歌班、新少年班,民國後又有超群樂班等。
粵劇的「細班」有幾個特點︰一是班中培訓標準較高,對學徒的德行和技藝都有嚴格的要求。八和會館成立後,老藝人林三集中了有資格當教師的演員,要求他們授徒時,未學「武藝子」,先學「行頭」(戲行規矩),並向他們講述李文茂的事蹟和瓊花會館被毀的慘痛歷史,要求他們肩負起恢復戲行的責任,還親自到慶上元班講課。所以,經過「細班」培訓的演員,大都戲德較好,且有扎實的功底,落班演出後較快成名,受到同行和觀眾的尊重,被稱為原班出身,尊為「細班長」。粵劇中興的領頭人之一、享譽劇壇數十年的愛國藝人鄺新華等便是細班培養出來的。二是清規戒律特多,要求嚴格甚至可稱殘酷。吃飯時要求腰要板直,筷要內舉,肘不能橫,否則就要受鞭撻。在長輩面前不得高聲談笑,在紅船上不准穿拖鞋等等。學徒動輒受到體罰,練習跳躍時小腿常挨藤鞭打,練唱時頭常挨木板敲。演出《六國封相》時,一人出錯,全班挨打,稱為「打通堂」。學徒被打至皮開肉綻是常有的事,有的甚至被打到殘廢致死。三是物質生活極其艱苦。學徒吃的是沒有油的梅菜蒸白豆,或是師傅吃剩的殘羹冷飯。患病缺醫少藥。四是對學徒的剝削十分嚴重。學徒在師約期內,即使給班主賺了大筆錢,他們也只能得到為數極少的一點酬勞,例如低劣的伙食、少量的衣鞋及每月一元的「師約銀」。在師徒制下,勤奮向上的徒弟,大多邊學邊做,從錯誤中改正,見嚴師而膽怯,只能採從旁偷師的方式學習,朝夕刻苦練功,才練得武藝身手。一個成功的演藝人才,是從辛酸中熬練出來的。
清末,受新式學堂的影響,「細班」的教學形式開始發生變化,「棒子下出戲子」的教學方法逐漸為行內所不取,如新少年、采南歌等細班,開始革除舊細班的一些陋習。師徒制也許適合學習一種長期浸淫的藝術,它重人情而不重課程。徒弟之間,或合作或排斥,要憑個人努力,才得脫穎「而出」。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