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親自然遊「綠地」 幼童惜花減鬱

2019-01-11
■研究指願意為大自然負責的兒童,亦較少出現人際問題。 港大供圖■研究指願意為大自然負責的兒童,亦較少出現人際問題。 港大供圖

港大研新量估方法 揭善待動植物者更懂待人接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詹漢基)走近大自然除能讓人身心舒暢,原來亦可有效減少幼童情緒和行為問題。針對近年世界各地開始積極推行自然教育,香港大學學者與海外夥伴合作研發全球第一份有關兒童與大自然接觸度的問卷量表工具,多角度檢視幼童對自然事物的態度。研究團隊又發現,當兒童與大自然越親密,他們出現抑鬱、過度活躍和行為問題的情況就越少。

多接觸大自然和綠化環境對健康有益處,事實上世衛亦有訂下「300米目標」,鼓勵於家居300米範圍內為兒童提供玩耍和運動綠化空間。因應學術界發展創新自然教育活動的評估需要。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助理教授Tanja Sobko夥拍奧克蘭大學數理分析及研究部總監Gavin Brown,成功共同研發一套問卷,為全球首份有效量度兒童與大自然接觸度的工具,透過擬定16條供家長回答的問題,從而準確反映兒童與大自然的關係。

研究團隊詳細訪問493個育有兩歲至5歲兒童的家庭後,並對照目前廣泛用作測量兒童心理質素及行為問題的「強項與困難」量表擬定問題內容,當中涵蓋兒童對大自然的「享受程度」、「同理心」、「責任心」及「留意度」等四個範疇,例如孩子是否愛看自然中的花、聆聽自然中的聲音,孩子在野生動物受傷時會否傷心、會否小心對待植物、動物及昆蟲。

刊學術期刊 獲學者採納

針對問卷調查的分析結果亦發現,若孩子與大自然越親密,他們出現抑鬱、過度活躍和行為問題的情況就越少;願意為大自然負責的兒童,亦較少出現人際問題。

有關研究的結果已於學術期刊《PLOS ONE》發佈,而該創新估量也獲得到包括澳洲、新西蘭的不少海外學者注意,採納作為研究工具。

怕孩子「危險」 家長多「避自然」

針對研究對香港兒童的啟示,Tanja Sobko表示,香港其實已具備廣闊及就近的綠化環境,90%家庭在家居400米內都有綠色園地,接近世衛目標,然而有關資源設施卻未有獲善用,「很多家長躲避大自然,這源於錯誤的觀念,認為自然界不衛生及充滿危機,他們的下一代亦難免感染這種思想。」

她又慨嘆說,在公園或綠化區裡常常見到「遠離草地」、「不許踐踏草地」等的標誌,讓人不想接近,也甚為可惜。

Sobko又提到,其團隊下一步將研究戶外環境與幼童身心健康關係,進一步探索幼童和大自然接觸前後、其腸道微生菌群所產生的變化,又會根據結果,設計更有效的健康推廣和疾病預防的介入方案和活動,讓幼童透過接觸大自然,身心健康成長。

校長經驗談:可紓緩緊張

香港教育大學幼師校友會主席、聖文嘉中英文幼稚園(華貴h)校長麥謝巧玲表示,前線經驗說明,小朋友接觸大自然屬於心靈上的滋養,若日常的生活太緊張、壓迫,會讓小朋友情緒不安,故幼稚園會帶學生去動植物公園觀察動植物,放鬆一下心靈。

就香港家長可能有「躲避大自然」傾向,她指如小朋友獨自接觸昆蟲、動物,確是較為危險,所以家長可以抽時間從旁指導,不但能確保安全,更能促進親子關係。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