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字裡行間】印刷本文學的未來

2019-01-15
■這部書高瞻遠矚,預視文學的未來,值得一看。 作者提供■這部書高瞻遠矚,預視文學的未來,值得一看。 作者提供

黃仲鳴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今年應已九十歲,在下孤陋寡聞,未知他還健在否?二零零二年,他出版了一部書:ON Literature(Think in Action),中文譯本叫《文學死了嗎》,譯者秦立彥,二零零七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翻到其中一章節「印刷時代的終結」,讀後不禁感慨良多,心情一時難以平服。

米勒說:「技術變革以及隨之而來的新媒體的發展,正使現代意義上的文學逐漸死亡。我們都知道這些新媒體是什麼:廣播、電影、電視、錄影以及互聯網,很快還要有普遍的無線錄影。」這番話是二零零二年或以前說的,米勒高瞻遠矚,簡單或明確的說,「印刷」的文學正逐漸死亡,換之而來的,是新媒體。由二零零二年至二零一八年這十六年,米勒筆下的新媒體:廣播、影視、錄影、互聯網這些載體,還未死去,但難敵智慧手機。環顧全世界,連伯爺公、老婆婆都人手一機,行路、吃飯、上廁所都已「無機不行」。文學也「生長」在這種「機」上。米勒曾試過在電腦熒幕上閱讀文學作品,比如亨利.詹姆斯的《聖泉》(The Sacred Fount),但在網上迅即很難讀下去。他嘆道:「這無疑說明我這個人的身體習慣,已經被印刷書籍的時代永遠規定了。」不錯,被「印刷規限」的人,尤其是在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很難「適者生存」。

記得,在旅途客棧中,午夜寂寞之際,打開iPad看《笑傲江湖》,以前雖然已看過兩三遍,但每次讀,都覺趣味盎然,於今在網上看了不到一章,便難以卒讀下去,眼倦神疲,渾無執書在手的質感。於是轉往另一個網站看電影去。我想,米勒和我一樣的讀者,一定為數不少;而這不限上了年紀的一輩。在課堂上,我曾問︰「誰看過金庸的小說?」學生很誠實,絕大多數說沒有看過。知道金庸這個人,只是從影視上知道,他的作品也是從影劇上看過。米勒十多年前已說:

「有證據表明,人們花愈來愈多的時間看電視或在網上衝浪。也許看過最近根據奧斯丁、狄更斯、特羅洛普(Trollope)、詹姆斯小說改編的電影的人,要遠遠多過真正讀過那些小說的人。有的情況下(雖然我不知道這種情況是否經常),人們看書是因為他們先看了電視改編。印刷的書還會在長時間內維持其文化力量,但它統治的時代顯然正在結束。」

這個預示正成為事實,印刷本的文學正在衰亡,後繼的讀者寥寥。方今在交通工具、茶樓餐廳上,看到有人拿茪@本書細細地看,真是稀有的動物。文學確需要另一種載體來傳承,這「載體」現時就是手機;但用手機來看文學,究竟有幾多人?後生不看,老的不習慣,那文學如何「傳承」?文學是否已苟留殘喘、走向死亡?

米勒這部書,值得一看和細細思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