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我算是一個地道的大灣區居民,不僅大灣區的每一個城市都去過多次,還先後在深圳、東莞、廣州、香港四個城市生活過較長的時間。最近幾年,灣區內最顯著的變化,是城際之間的交通網絡。除了傳統的陸路、水陸之外,軌道交通開始全面提速。以廣州為例,到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江門、肇慶、惠州的鐵路網絡,初步搭建了起來,更為便捷的跨城地鐵網,也正在全速密織之中。
從三年前開始,工作之需,我開始頻繁穿梭在香港和廣州,起初主要搭乘的交通工具,是蓮花港和尖沙咀之間的輪渡。兩個小時十分鐘,中間經停南沙。自去年9月底,西九龍高鐵站投入使用,一個小時之內就能準時抵達廣州南站的廣深港高鐵,就成了出行首選。
早起從港島出發時,在手機上預定一個小時之後的票,抵達西九龍站,取票、通關,正好趕上發車。高鐵廣州南站下面就是地鐵廣州南站,無縫換乘。去到廣州CBD珠江新城,大約40分鐘。等我上到約好的茶樓,廣州大道塞車,相約的朋友還堵在路上......採訪過一位改革開放之初赴江門投資的港商,講起當年從香港到江門台山去做投資考察,他感慨不已。
「我非常清楚的記得,第一次去台山,早上七點起床,八點趕到港澳碼頭,搭船去澳門碼頭。隨後馬不停蹄再坐車到珠海拱北口岸,之後再換乘汽車。到達台山整整用去14個半小時。一路都是坑坑窪窪塵土飛揚,整個車都在顛簸,人坐在車裡像是淘米篩裡的穀糠,總是擔憂分分鐘鐘會被甩出去。14個半小時,從香港出發,搭飛機大概都能繞地球半個圈了。」
改革開放40年了,就在去年底,港珠澳大橋開通,從香港去台山的陸路交通縮短到只需三個小時多一點。不過令人感覺惋惜的是,一方面灣區之內的跨境交通愈見便捷完善,另一方面灣區之內的人員往來的藩籬卻仍未有較大的突破。
之前,深港之間實施6年之久的「一簽多行」,看得廣州人十分眼饞,廣州的許多港區政協委員也紛紛通過提案的方式,建議廣州和香港之間也能藉此增加人員往來。據說經過各級各界的推動,眼看就要事成,孰料佔比很小的水客問題,讓深港退回到「一周一行」,也讓廣州人的憧憬被無限期的擱置了起來。
選擇堵或是疏,帶來的實際效應差別很大。
毗鄰卻又分屬不同行政區劃的城市群,在長遠的建設和發展之中,避免此消彼長、資源浪費、惡性競爭的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建立一套協調機制相互磋商。更高級的做法,是通盤考量,把大家的整體福祉放在一個盤子裡來討論,找出最大公約數,充分釋放出區域內的資源價值,目的是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質量。
就香港社會目前的現狀來看,對於年輕人而言,高到雲朵之上的樓價,幾乎已經要阻斷他們所有萌生出的夢想。對於年老退休的人而言,緊缺到隨時都可能弦崩的醫療、安老服務,成為他們始終無法坦然面對人生最後一程的最大心病。對於更多正在努力打拚、希望當下生活有所起色的人而言,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大實現抱負的空間,則是最需要被滿足的願望。
新鮮出爐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從國家層面出發,提出了解決以上問題的思路和未來政策的導向。按照規劃,灣區11城十六年之後的模樣,已經勾勒得很清晰:世界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放眼全球,從目前發展相對成熟的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大致可以看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樣子,確實值得期待。不過,對於生活在大灣區裡的升斗小民而言,能在便捷、舒適、安全,又充滿希望的生活環境裡,享受到一個一個實實在在的小確幸,要比無休止的爭論來得更為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