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名家時評】《政府工作報告》積極應對國內外形勢

2019-03-11

劉佩瓊 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我從未缺席關注每年兩會上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報告很明顯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作出積極的回應。多年前我曾經提出,我國對外開放後,政府規劃政策應多考慮國際環境。1999年,時任總理朱鎔基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堅守承諾,人民幣不貶值,穩定了國際經濟形勢。2009年,時任總理溫家寶面對國際金融海嘯下的信心危機,毅然決定以4萬億元人民幣救經濟,結果為中國經濟開創了一個新時代,高鐵悄然改變了區域發展格局,也為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奠下基礎。今天中國面臨的,是以美國為首的、意圖通過貿易戰打斷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的新挑戰。

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一開始就點出:「我國發展面臨多年少有的國內外複雜嚴峻形勢,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多邊主義受到衝擊,國際金融市場震盪,特別是中美經貿摩擦給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市場預期帶來不利影響。」但是,李總理也充滿信心地說:「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有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勇氣、智慧和力量,中國的發展沒有過不去的坎。」

農村成為中國內需增長點

在宏觀調控方面,今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幅度減稅降費,在全年財政支出2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規模下,降低企業增值稅稅率及社保繳費負擔,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近2萬億元。農村成為中國內需的增長點,由於農村土地流轉不是改變土地產權,也成為2.5億外出務工勞動力回流的基地。這是中國經濟的特色。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民經濟發展的目標是GDP取得6%至6.5%的增長。按照「十三五」規劃的指標,GDP年均增長6.5%,即於2020年底達926,326億元;2018年GDP已經是900,309億元,兩年後達標應無懸念。如此大力刺激經濟,只是為了達至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當然,今年的預算支出達221,924億元,財政赤字2.76萬億元,也是歷史新高。赤字率(赤字/GDP)2.8%,比去年預算高0.2個百分點。這仍在安全區間,但是各級政府對壓縮公共財政開支就不能漠視,如何通過經濟增長增加稅源是長期的財政結構性問題。

通過《外商投資法》鼓勵投資

李總理說:「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重點是提振市場信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只要就業穩,收入增,我們就更有底氣。」

在金融方面採取穩健政策。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較為謹慎,只增長8%,主要是改革完善貨幣信貸投放機制,適時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和價格手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在對外經濟方面繼續擴大開放政策。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更加注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主要是加大吸引外資力度,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

今次兩會將討論並表決《外商投資法》。關於投資促進主要從四個方面做了規定:一是明確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二是明確國家支援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同等適用於外商投資企業;三是明確外商投資企業平等參與標準化工作和政府採購活動;四是明確外商投資企業可以依法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公司債券等證券以及其他方式進行融資。關於投資保護:一是加強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產權保護;二是強化對涉及外商投資規範性文件制定的約束;三是促使地方政府守約踐諾;四是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維權機制。關於投資管理:一是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二是與有關法律法規相銜接,規定外商投資項目的核准、備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三是規定國家建立外商投資資訊報告制度;四是維護國家安全。這條法律對外商到中國投資有很大的影響。

李克強總理在國際形勢嚴峻的環境下作了一個充滿信心、鬥志昂揚的《政府工作報告》。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