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尋夢園】新會高人陳白沙

2019-03-26

昂膛山人

陳白沙(1428-1500),原名陳獻章,字公甫,號跪石翁;廣東新會白沙里人,因而被稱為「白沙先生」。由於書法自成一家,又因為要協助沒有金錢買毛筆的學生而利用了白沙里的特產茅龍草製成茅龍筆,使一般人士也可以學習書法。再加上他的自創書法粗而不俗、奇而不怪,似斷皆連而成為獨創一格的動上求靜、放而不放、留而不留的「白沙書法」,白沙里因他的書法著名而名震全國﹗而陳白沙之名亦因他的學術獨特,書法似拙而實巧,傳誦至今。

據說他亦曾參加當時之京試,可能因不肯走不正當之路而未獲選。幸而他的家境良好,除了他不太重視金錢之外,據悉他將田地出租讓人耕種時,所需之費用遠低於其他地主,所以大獲附近人家之好評﹗而他本人也以教學為樂,如學生家境清貧,他甚至不收學費也收有志學習的青年為學生,因此陳白沙之名,可稱名揚遠近﹗他少年時,曾拜著名理學家吳與弼為師,甚受其「靜時存養,動時省察」的思想影響,重視「心性」的學問,主張靜坐澄心,認為學者不但要多讀書,也非常重視自己讀書之後的思考﹗他不跟從世俗的成規,索性放棄功利而專心探求學問的真功夫,追求書藝的真趣,於是他找到了學術的真諦,用他的言語說出如下︰「襟韻高者,脫去幾近,所作萬古常新,此可以意會,難以言傳也﹗」

後來又進一步解釋他的求學態度如下︰「予書每於動上求靜,放而不放,留而不留,此吾所以妙乎動也。得志弗驚,厄而不憂,此吾所以保乎靜也。法而不囿,肆而不流,拙而愈巧,剛而能柔,形立而勢奔焉,意足而奇溢焉。以正吾心,以陶吾情,以調吾性,此吾所以遊於藝也。」由此可以見證陳白沙先生是以「哲學」與「藝術」相結合為宗旨﹗他又說︰「他的書法是得之於心,隨筆點畫,自成一家。」

據悉,他的書法,少時皆學歐陽詢、褚遂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來再學蘇軾,得其厚重之意。中年時則傾力學習王羲之的草書,故其草書得以接近精美,跟茪S參考懷素大師的神髓,於是書法更臻「意態飛動」﹗可稱已得古人名家的神髓﹗但陳白沙並沒有滿足於仿古學古,反而刻意創新,並致力於使用他的書法去表達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一方面因京試之經驗,並不氣餒,反而擺脫世俗的成規,唾棄功名,竭力追求書法的藝術和真趣,為了協助貧苦大眾,他利用新會家鄉盛產的茅龍草,束茅成筆﹗又經過長時間的實驗和改革,不但使茅龍筆成為一種書寫工具,反而發揮了茅龍草的特異本質,竟然發揮了茅龍草的特殊藝術效果,使已有悠久歷史的毛筆,增添了一種新創新的「茅龍草筆」。不但取材容易,製作簡單,一經熟練使用後,用筆者更能得心應手,其功效尤其適合陳白沙推廣的風格,凸顯及從容地表達出「自然」的神髓,即茅龍筆的「茅鋒」字,非常與眾不同;又表達了自己獨立的性格和精神,絕對不與流俗為伍﹗陳白沙的「獨來獨往」精神,表露無遺,茅龍筆的特色是「疏野」,非常接近臻於「自然」,他極端鍾愛茅龍筆,經長期磨練後,他把茅龍筆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陳白沙對茅龍筆的情意,把一支普通茅草製造出來的稱作「茅君」,是他對茅龍筆的「愛稱」,開創了一種特別藝術的「神功」;假如沒有他的勇氣、精力和獨創的精神,以及對藝術的全情投入,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陳白沙奠定了他成為最高層次的藝術開創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