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余韻)家長體罰子女的情況時有聽聞,打藤、掌摑也許是不少人成長的「必經階段」,但不少調查已指出體罰對於子女成長弊大於利。為了響應4月30日的國際「沒有巴掌日」,防止虐待兒童會昨日發表本港家庭虐兒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逾半家長曾體罰子女,另有21%家長承認體罰只是由於自己心情欠佳。該會建議政府應該立法全面禁止,並倡議推動「非暴力管教」,協助家長掌握正面的管教技巧。
明天為國際「沒有巴掌日」,為提升公眾對保護兒童的意識,防止虐待兒童會昨日於黃大仙廣場舉行「沒有巴掌.愛護孩子」嘉年華及公佈體罰兒童的問卷調查。
該會於今年2月至4月向全港333名家長及216名6歲至17歲的學童派發問卷,了解家庭體罰的情況。結果顯示,逾五成半家長曾在子女身上進行體罰,同時也有51%受訪兒童曾被家長體罰。此外,65%家長指若有被體罰的經驗,在成為父母後也會體罰子女,可見被體罰的經驗會影響跨代管教方式。
逾半家長認體罰長遠無用
被體罰的原因方面,逾六成兒童表示是因為不聽從家長的指示;其次是行為問題,如打架、爭玩具等,佔30%;沒達到家長期望而被體罰的兒童也佔25%。值得注意的是,15%兒童透露曾因家長心情欠佳而被體罰,同時有21%家長承認體罰是由於心情欠佳。
至於體罰的「作用」,71%兒童及58%家長認為體罰長遠來說沒有任何用處。有70%兒童及68%家長認為這會對兒童帶來負面影響。大部分受訪者均指體罰會令親子關係疏離及帶來身心傷害。
以上數據顯示家長及兒童大都了解體罰會帶來負面影響,不少家長及兒童均期望可以透過正面管教方法取代體罰;又或以聆聽心聲及溝通取代體罰。有逾半家長表示,在管教方面願意尋求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