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大學遊蹤】行萬里拓眼界 迎挑戰尋目標

2019-04-30
■筆者及一班同學早前到了韓國高麗大學交流。 作者供圖■筆者及一班同學早前到了韓國高麗大學交流。 作者供圖

入了大學,學習固然重要,但把握四年的青春和時間去體驗不同的生活文化,擴闊眼界,尋找人生目標就更重要了。自從參加了第一次的交流活動後,我體會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之後開始參加更多的交流團。

我還記得中學填寫大學聯招(JUPAS) 志願時,根本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將來的夢想,只在考慮自己的分數能符合哪一所大學、哪個學系的要求,便埋頭苦幹繼續讀書,其餘心思也都放在畢業旅行和畢業晚會,沒有思考過大學畢業後要從事什麽工作。所以,我當時只考慮到商科在香港來說是比較有名,便毫不猶疑選擇了工商管理系。

四年大學生活 豈止讀書工作

成功考入大學,我本來以為也只是繼續努力讀書和找兼職賺錢而已,但由於經常收到大學的電郵,學校不同的組織學會介紹各式各樣的活動,其中交流團最為吸引,尤其學校和活動組織會資助同學大部分的參加費用,所以我參加了不少內地和海外的交流團,短線的交流團約7天,長線則是一個學期的交換生計劃。以下我會簡介參與過的幾個最深刻的交流活動體驗和得着。

第一次交流是在大學一年班寒假時參加的7天上海文化經濟交流活動。過往參加中學的交流團都是與熟悉的中學同學一起去,所以這是第一次跟素未謀面的大學同學一起去交流團,又有另一番感受。我們去參觀的地方是商業中心、金融地帶的企業,了解到上海的經濟發展十分成熟,初創企業的投資機會甚至超越香港。這次的經驗令我作為香港工商管理的學生有深刻的反思。

另一次交流在大一的暑假,有機會在上海一間商業機構實習和交流一個月,這次經歷令我畢生難忘。其間我體驗到當地的工作和生活文化,其網購、手機外賣服務和靈活的手機付款科技均令我大開眼界,故我考慮畢業後要到內地工作。

訪神州歷韓俄 體會當地文化

大學二年級暑假期,我又移師至哈爾濱、黑河和俄羅斯作交流。這次旅程的交通比較特別,乘飛機到哈爾濱之後,便坐火車到黑河,然後乘搭15分鐘船,越過黑龍江,便到達俄羅斯,一行人參觀了俄羅斯的孔子學院。

早前我亦到了韓國的高麗大學進行一個學期的交流,於當地生活了三個月,慢慢適應生活方式。在海外讀書和生活真的不容易,每一天我都面對不同的挑戰,沒有父母在身邊照顧,自己要做菜、打掃宿舍,也要每天出門前看天氣預報提醒自己要帶雨傘或者多穿一點保暖,因此我學會了獨立生活,應變能力亦有所提升。

跟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一起,也長了不少知識。從簡單的學習問候對方,到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和當地人真正的政治見解,拓闊了我的世界觀。我們每次碰面,總會互道「How are you?」一開始挺不習慣,後來從他們身上學到回答這個問題的不同方法,而不只是書本上教的標準答案「I am fine. Thank you.」

親身體驗和感受不一樣的國度和生活,原來真的勝過讀千萬本書,希望學弟學妹也可以跳出自身的舒適區,勇敢面對挑戰,把握四年大學生活,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城大工商管理學士(會計 )課程學生 LEUNG Si Yiu Celia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