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殷江宏 山東報道)首屆中國國際輪胎日論壇前日(15日)在山東廣饒舉行,此次論壇發佈的《中國輪胎品牌海外競爭力藍皮書》顯示,近年來受貿易摩擦和市場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內地輪胎出口歐美市場份額呈下滑趨勢,內地輪胎企業已尋求海外建廠等方式來減緩貿易壓力。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開始為內地輪胎企業海外發展提供新機遇和新動能。
《藍皮書》由中國國際商會汽車品牌競爭力調研課題組發起。數據顯示,2018年內地新的充氣橡膠輪胎出口量為4.86億條,出口金額達到千億元人民幣規模。其中,汽車輪胎出口超過3億條,佔橡膠輪胎出口總量的60%左右,歐美等發達國家仍是內地輪胎的主要出口市場。但近年來受制於貿易摩擦和市場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歐美市場份額已成下降趨勢。
海外建廠減緩貿易壓力
《藍皮書》認為,通過海外建廠實現本地化生產,短期來看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保持出口規模和海外業績的穩定,但由於無法排除發達國家針對第三國發起新的技術性貿易措施的可能性,因此企業經由第三國加工出口仍存在一定隱患。
去年出口額達67億美元
《藍皮書》還顯示,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內地輪胎企業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表現出較高的市場參與度和活躍度,建議輪胎企業跟上全球經濟重點逐漸東移的步調,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開拓力度。數據顯示,2018 年,內地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汽車輪胎出口額達到67億美元,同比增長8% 左右,乘用車輪胎出口額佔年內內地汽車輪胎出口總額的比重超過40%,商用車輪胎出口額佔比則超過五成。
中國(廣饒)國際橡膠輪胎暨汽車配件展覽會同日開幕。米其林、佳通、固特異、中策等54家世界輪胎知名企業,以及來自美國、俄羅斯、迪拜、加拿大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1,600餘名專業採購商到會參展。當日舉行的中國(東營)「一帶一路」跨國採購對接會,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印度、迪拜、香港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67名採購商參與,達成意向貿易額近4,000萬元人民幣。
作為內地重要的子午胎生產基地、內地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山東廣饒輪胎產業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75億條,約佔內地的近四分之一。2018年全年實現出口總額19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3%,出口市場分佈六大洲18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