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
因為修例和反修例,香港接連有示威遊行,遊行人士以和平集會方式向政府表達「反修例」的訴求,這些遊行都經過申請,在警方不反對下進行,可謂和平理性。遊行聲浪很高,卻也大致平靜。理性表達訴求本無可厚非,社會允許,畢竟有依法遊行示威的自由,也算是言論自由的一個出口。問題是,每次這樣的集會到最後,組織者宣佈結束,卻仍有生事者不僅不願離去,反而成為鬧事的開始。說是理性遊行示威,往往都造成亂象,甚至流血的惡果。這樣明知會留下惡果的「理性」遊行集會,實質上還是非理性的。
最近,網民又於全港18區發起示威「接力賽」,繼九龍區及屯門遊行後,「北區水貨客關注組」又發起「光復上水」遊行,促踢走水貨走私客。遊行期間,有人高舉英國旗、港英旗及美國旗,隊伍不按警方安排的路線行走,已涉嫌違規違法了。遺憾的是,遊行結束後,示威者更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數名警員被示威者圍堵及用雨傘襲擊,警方要出動三千警力清場,場面混亂,多人受傷送院。
其實,這樣的混亂局面已持續個多月,還在繼續混亂。打着理性示威的旗號,以和平方式表達訴求本來合情合理,但聚集起來的民眾難免魚龍混雜,借民怨民意的搞事者乘機搞事,製造衝突和警民矛盾,以達到搞亂香港目的的情況實際存在。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是自由社會,強調言論自由,不排斥任何理性、和平的方式表達訴求,這也是香港警方明知現時發出對遊行示威「不反對通知書」都會存在風險,也不會輕易反對,以捍衛香港自由社會的核心價值。但應該看到,近一個多月來,和平、理性表達訴求的方式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以和平理性為名聚集民眾再趁勢引發衝突,讓香港不斷出現暴亂和流血的場面,讓香港歷來文明表達訴求的和平理性蒙羞。
這段時間,幾乎香港每一場有規模的群眾示威抗爭,結束後總有一群人不願退場,直接衝擊警方防線,最後要導致清場甚至流血收場。以理性開始最後以暴亂流血收場,可以預估到暴行、衝突的惡果,理性的開始還算是「理性」嗎?即便算是被利用才造成的惡果,組織者也必須考慮「理性」示威可能造成的風險,並要對此風險負責。
理性和暴亂,看上去是矛盾的,但當理性被利用,實際會走到它的反面,這一點不違反邏輯,這段時間的「反修例」引發了群體亂象,造成了社會困惑就是明證。聚集民眾的任何一個群體都不可能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不能指責香港民眾在修例事發後提出自己的訴求,但也不能否認,在理想主義群體中充斥各種良莠不齊的人物,其中投機謀取利益者不乏其人。而在運動中,早先的理想主義者也會漸漸演變,人本來的獸性也會從潛意識漸漸上升為主意識,運動走偏的情況不得不警惕。
理性、和平是香港長期以來形成的文明特質,但理性、和平的目的是要排斥任何可能產生的惡果,如果明知會產生惡果還要為之,那就是非理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