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戲曲天地 > 正文

戲曲視窗:十年來香港粵劇保育工作點評(六)

2019-08-04

上期提出十年前粵劇培育新人的環境是香港演藝學院戲曲課程與粵劇界不接軌,而香港八和粵劇學院課程又只具「業餘」水平。但在我的研究裡,還發現背後存在更難解決的問題:缺乏系統化的本地粵劇教學方法。

究竟在過去十年上述三大問題有否改善呢?

香港演藝學院已升格成為戲曲學院,並可頒發學位,理論上,畢業同學的水平應有所提升,但經歷幾位院長似乎仍未能解決與粵劇界不接軌的情況,這便證明問題的產生與學生的水平不大相關。我猜度這問題的成因可能與過去戲曲課程的最高負責人少有本地粵劇從業員,和本地粵劇界關係較密切只有劉洵先生,但他原是京劇武生,自然取向也與本地粵劇界不盡相同。根據我的了解,至今本地粵劇界仍存在「裙帶」的入行模式,戲班不會公開招聘演員,「落班」(加入戲班)只能靠人事關係。往昔「師徒制」,徒弟由師傅帶「落班」;沒有了「師徒制」,便只好靠人際關係。如果學院的院長、老師不是本地班出身,便很難協助學生「落班」。較為樂觀是現任院長劉幗英先生長期在本地班工作,具足夠能量解決這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但要有成績也非一朝一夕之事。

香港八和粵劇學院的粵劇課程自呂洪廣先生擔任課程主任後,取消原來的「學院式分級制」,改為開辦青少年粵劇班及其它專科班。青少年粵劇班的畢業學員可投考油麻地伙伴計劃,由資深演員指導演出,繼續在舞台磨練。專科班可照顧本地班的需要,為缺乏新血的工作崗位開辦課程,培訓人才。我認為香港八和粵劇學院實際是為有志從事粵劇工作的人士提供職業先修訓練,同時通過藝術總監和工作人員建立人際關係(新形態的裙帶關係),所以有人說想入行的青少年要選擇入讀香港八和粵劇學院或投考油麻地伙伴計劃。

可是,無論是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或香港八和粵劇學院都未能解決缺乏系統化本地粵劇教學方法帶來的問題,因為香港根本沒有一套「系統化本地粵劇教學方法」。 ■文︰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