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盼盡快恢復秩序 還市民安穩生活
作為愛國愛港的香港僑胞領袖,沈家燊每逢國家,特別是香港的重大時刻,總會義不容辭地站出來,為國家和香港發聲。他是中國僑聯常委,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常務副會長、永遠名譽會長,也是華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在這個特殊的時刻,他再以「妻子的老公」、「孩子的父親」這樣普通市民的身份,衷心盼望着香港回復和平與安寧。他與共和國同齡,在七十歲生日的時刻,以新書《燊愛至真》結集多年社評與隨筆感言,抒寫大愛家國情懷。■文、攝:Cynthia
「我來香港三十八年了,香港是我的家,我的四個女兒都在香港出生,希望她們可以在安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年屆七十的沈家燊中氣十足,頗有「鐵漢」的豪邁,當談起連日來的極端暴力嚴重影響到市民生活的時候,他的眉眼間,滿是對妻女安全的憂慮。
沈家燊從常幫襯的酒樓的夥計口中,從與的士司機的閒談中得知,各行各業近日的生意皆受到影響,深感香港需要安定的社會秩序和繁榮的經濟惠及民生,「無論是以怎樣的藉口去砸警署、堵街道,都是不妥的做法,對零售業為主的中小企業造成很大的影響。目前最主要的是盡快恢復秩序,還香港市民一個安寧。」
社會問題需和平解決
曾經,持續七十九日的「佔中」破壞了社會公共秩序,使香港經濟遭到損失,也在港人心中蒙上陰影。現在,擾攘了兩個月的示威行動不斷升級,已經演變為極端暴力,暴徒襲警辱警,更視不同意見的市民為敵人。沈家燊坦言,自己曾是個不偏不倚的「中間派」,自五年前親歷「佔中」時期的社會混亂及交通不便,他在深感惱火之餘,亦選擇義無反顧地站出來發聲,作為僑界社團領袖,接受央視記者的採訪,講正義的話,做正能量的事。「我覺得這是我對社會的責任,如果沉默的人都不出來發聲,香港的環境會更惡劣。而很多新聞報道都沒有真實地反映情況,這是不正確的。」
「當我1981年來港創業的時候,香港並不富裕,但她不斷在成長。我承認,香港依然存在着深層次的問題,貧富懸殊、年輕人缺乏出路等,這些都是現實。要解決這些問題,靠的是香港的穩定和發展,而不是極端暴力。」沈家燊的家族曾在抗日戰爭期間流血犧牲,他因此更為深刻地感受到,祖國的繁榮來之不易,而香港回歸二十二年的實踐也證明了「一國兩制」政策的成功,「在祖國的支持下,我們度過了SARS和金融風暴的難關,沒有祖國做靠山,沒有祖國的繁榮強大,就沒有香港今天的繁榮穩定。香港的未來就是要依託祖國,面向世界,做中國發展和『一帶一路』的橋樑紐帶和『超級聯繫人』。」
勉青年靠雙手創幸福
針砭時弊的時事評論,發自肺腑的隨筆感言,沈家燊敢於發聲,同樣善於撰文,他從五年間在香港《文匯報》發表的評論中選了三十四篇,從十幾萬感言中選了三萬字,結集出版了《燊愛至真》一書,「回顧七十年來的人生歷程和公司三十三年的創業歷史,我的體會仍是,一個人如果沒有愛,其人生比沙漠還荒涼,愛國愛港愛鄉就是我的大愛家國情懷,這種家國情懷永遠鼓勵着我。」沈家燊表示,將「燊愛至真」作為書名,不僅是表明自己「愛家人,愛友人,愛國人,愛世人」的情懷,也是在鼓舞自己「生命不息,大愛不止」的人生價值觀。
對於與共和國同齡的他而言,這本書是人生的寫照,是商海浮沉的寫真,也是一種留給下一代和年輕人的「念想」,「通過這本書,我回看自己奮鬥的路,也體會到人生三大經驗:愛國愛港愛鄉的家國情懷的『初心』,不斷學習創新提升自己的『信心』,堅持不懈自強不息的『決心』,這『三心』是比金錢更有價值的。」他由此寄語香港的年輕人刻苦學習,發揚獅子山精神,白手起家,「努力賺錢還是可以買到房子的,可以靠雙手為自己和家人創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