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物 > 正文

台青設計師掀西進熱潮 建設福建美麗鄉村

2019-08-09
■李勝雄發現養蜂人老王的廢棄蜜餞作坊,他遂策劃將此活化為「小農集市」和蜂蜜觀光作坊。■李勝雄發現養蜂人老王的廢棄蜜餞作坊,他遂策劃將此活化為「小農集市」和蜂蜜觀光作坊。

當台灣青年建築設計師李勝雄第一次到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時,是2017年12月底,冬天風大,他租了輛電動車逛島,「冷爆了」。不過,平潭「因台而設」,對台執業資質資格採信的先行先試,卻「很爽」,他當下決定,「過來了」。

次年3月,沒花多少時間和精力,李勝雄就以台灣建築師證書在平潭備案登記,還換取了大陸機動車駕照,從此可以租車行腳大陸。他笑着對記者說:「不把自己當客人,不必勞駕福建合作方接送,是扎根下來的第一條要義。」

去年底,李勝雄和一群台灣文創設計師、建築設計師、品牌營造師組成兩岸鄉建鄉創協會,領頭羊是台灣協創手造傳媒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總監許俊雄。許俊雄告訴記者,因為看好大陸鄉村振興的合作空間,愈來愈多的台灣青年專才組團西進打拚。

許俊雄在台灣各地宣講,他重點提及,福建近年正鼓勵台灣建築師、文創團隊參與鄉村建設項目。其中,對於100萬元人民幣、為期一年以上的「陪護式」村莊規劃設計指導服務項目,各地可通過競爭性磋商方式優選台灣建築師團隊。

目前,許俊雄團隊承攬的福州市閩清縣「梅城印記」項目初見雛形。半年前,福州市永泰縣一舉拿出8個村落,邀請台灣團隊共建「美麗鄉村」項目,許俊雄團隊再度參與其中。他們拜訪當地種花生、油茶大戶,竹編匠人和養蜂人,也會跟隨偶遇的挑柴老嫗「回家」。這一年半來,他們已經來了福建40多趟,走了50多個村落,「有的小山村,百度地圖都沒有名字」。

「這都是在收集鄉村素材,但其實我發現,這些村鎮和台中真的很像。」台灣文創設計師吳佳容對永泰長慶福斗村的筍乾最為難忘,令她聯想到家鄉南投筍包成為流行伴手禮的「發家史」,立刻冒出文創行銷點子。

李勝雄也在一次聊天中,「偶然」發現養蜂人老王的廢棄蜜餞作坊,他遂策劃將此活化為「小農集市」和蜂蜜觀光作坊。

台灣品牌營造師周靖雅的妙想則把鄉土老行當變得時尚。她為永泰希安油茶專業合作社支招,嘗試「山茶油SPA」,吸引都市女性。

福建南方建築設計院建築師薛書琛作為福州福清當地人,充當台灣建築師的「方言翻譯」。「台灣同行在鄉村文化上挖掘的點,有種溫和的、貼切的力量。」他不禁有所期待:「或許他們真的能解決空心村之痛。」

開放兩岸執業資格互認

在福建,愈來愈多的城市開放建築業兩岸執業資質資格互認。廈門市建設局日前披露,廈門建築業對台開放,實行執業資質資格互認;年內或有兩個台灣建築業企業,或兩個台灣建築師、執業技師或專業證照技術人員在廈門備案。

台中市建築師公會主委王銘聰亦表示,計劃今年在廈門成立聯合駐點辦公室,「希望兩岸青年建築師一起下鄉,從基層做起,不怕苦地進到村子裡去。」

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也在建立台灣來閩鄉建鄉創人才庫,引導幫扶台灣團隊在大陸註冊公司,成立縣域台創基地,通過「兩岸聯合駐村行動」,幫助台灣團隊落地。

許俊雄擔任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台灣專委會會長。「我們不希望鄉村變成景點,而是變成留得住年輕人的故鄉」,他倡導台灣團隊「產業鏈全導入」,「到農村去,以台灣鄉建經驗,提升這片大陸鄉村新生的成功率。」 ■圖、文:中新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