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可以不吃不喝,但不能沒有音樂。」被媒體稱為「北大學霸歌手」的香港青年江陽,近日在北京接受專訪時,談起自己對音樂的熱愛。
剛滿19歲的江陽現就讀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自幼在香港長大的他,四歲便開始登台演出。他說,少年時萌生的音樂夢對他產生了巨大影響。「如果想比別人獲得更多,就要比別人犧牲更多。我追求有價值的人生。」同學眼中陽光帥氣的江陽,自稱小時候是個平凡的「胖宅男」。但骨子裡不服輸的性格,讓他在追逐音樂夢想的道路上嚴格要求自己,力求內外兼修。
北京追夢
中學時期的江陽白天背着西裝去上學,課後換上服裝便奔波於各種音樂活動。選擇來北京,是為了站到「巨人」肩膀上追夢。
他回憶說,中學時與大多數香港同學一樣,對內地的模糊印象主要源於「道聽途說」。「當時常聽說內地環境很髒亂,給我留下許多負面刻板印象。」江陽的這種印象,因為一次偶然的內地交流活動而改變。來到北京,現代都市的便捷與活力改變了他對內地的看法,古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更讓他徹底愛上這座城市。
這一經歷,也使他萌生了北上求學的念頭。他認為這不但能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圈」,追逐華語音樂夢想,而且與去海外相比,也不致造成家庭經濟負擔過重。
為了不給自己留任何退路,江陽甚至沒有申請任何一所香港高校。所幸憑藉不懈努力,他通過北大博雅計劃,被保送到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習。北大的學習生活忙碌而具有挑戰性,如何平衡學業和音樂,成為江陽最大的難題。「現實和理想總是有差距,北大的課業壓力比我原先想像的更重,但我相信事在人為。」
與眾不同
學習間隙,他憑藉音樂等方面特長登上《最強大腦》、《一站到底》和央視《綜藝盛典》等內地知名節目,在暑假更受廣東衛視邀請,代表北大學生參加節目《見多識廣》,逐步向歌手夢想靠近,也日漸被大眾所認識。
對於外界稱他「北大學霸歌手」,江陽認為,北大學生身份幫助他進入大眾視野,但希望不會因此而被束縛。「希望能以自己歌聲打動他人。」
周末,他會去798藝術區表演,積累舞台經驗。他的抒情歌曲常吸引遊人駐足,也曾有聽眾想邀請他到婚禮上獻唱。「我不喜歡待在舒適圈裡,希望能成為一個新領域的開荒牛。」江陽坦言,北大作為內地最知名學府之一,絕大多數學子並不會將歌手當作理想職業。但他選擇與眾不同,「不爭第一,但求獨一無二」。
來京近一年,江陽很感激當初的選擇。「有勇氣踏出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他認為,在京生活使自己變得更加獨立與成熟,也獲得了許多獨特的人生經歷,這些都是在香港未必能得到的。他希望大二有更多時間專注音樂夢想,也不排除休學一年專注在演藝方面發展。「人生有捨有得,想要獲得什麼,就要先學會接受失去。」
課餘時間,江陽通過校內外社團活動認識了不少內地朋友,加深了對內地的了解。他也曾受珠海等地教育機構邀請,分享個人逐夢故事,「我希望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文: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