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熱潮」近年席捲亞洲持久不退,從貓咖啡館、貓店長到如「忌廉哥」般的明星貓,讓沒條件養貓的粉絲有機會一過擼貓癮,再如網絡上愈來愈多的寵物頻道,無不豐富了網友「雲養貓」的樂趣。其中來自台灣的「黃阿瑪的後宮生活」facebook專頁及YouTube頻道坐擁過百萬粉絲,創辦人志銘(許志銘)和狸貓(黃祥旭)功不可沒,這兩位「黃阿瑪」的貓奴通過分享後宮貓咪日常點滴,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宣揚動物保育意識,傳遞「領養代替購買」的觀念。
影片生活化引貓奴共鳴
志銘和狸貓是大學同學,畢業後成立了自己的影像工作室「米花映像」,拍攝後宮眾貓的生活點滴。修讀廣告學系的狸貓擔任工作室的設計總監,負責影像剪輯和後期製作;而中國文學系的志銘則任創意總監, 肩負文字創作和內容設計的重任。「黃阿瑪的後宮生活」專頁成立於2013年,初時只是以影像單純記錄貓咪的日常生活,再為貓咪設計擬人化對白,利用生動精警的人貓對話,加上可愛趣致的插畫設計,俘虜愈來愈多的粉絲。
原來黃阿瑪是二人學生時期收養的流浪貓,人貓邂逅於2009年的1月,當年瘦瘦髒髒的黃阿瑪頗為親人可愛,惹得狸貓買貓罐頭給牠,牠吃完幾罐後原地趴下並不離開,像是找到了「長期飯票」,那時二人即決定給牠一個家,而取名「黃阿瑪」是因為牠講話像皇帝,講出口的每一句話有命令人的口氣,將「皇」改為「黃」,正象徵着牠身上的顏色。後來在機緣巧合下兩人又陸續收養了六隻貓咪,包括招弟、三腳、Socles、嚕嚕、柚子和浣腸。
貓咪向來我行我素,二人又有何拍攝秘籍?狸貓表示:「其實貓咪會主動發揮,做一些奇怪的事情給我們看。有一次阿瑪掉進兩個櫃子之間的縫隙卡住了,只能不斷大叫,我們便搬開櫃子把牠救出來,再把這個過程拍下來。」頻道的影片其實很生活化,是很多養貓的人都會遇到的日常瑣事,如《後宮剪指甲》系列,呈現出七隻貓咪的不同特性,搭配志銘撰寫的趣怪文字,每一期都有幾十萬甚至過百萬的觀看次數,博得眾貓奴會心一笑。
「我其實有仔細想過,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阿瑪的後宮,我覺得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會真實呈現牠們的反應,比如哪隻貓脾氣比較不好或者有怎樣的個性,這樣反而使每隻貓都有牠自己的粉絲。」志銘說:「我們和貓咪相處得久,雖然聽不出牠們每一句具體在講什麼,卻可以從叫聲中感受到牠們的情緒,以及大概想要表達的意思,再通過想像寫下文字,也不會有違和感。」
真貓變插畫尋求認同感
既享養貓之樂,又可與粉絲互動兼傳播正面訊息,志銘和狸貓的寵物頻道進階之路頗為順利,而他們近期遇到的挑戰則來源於插畫及漫畫的創作。繪製插畫的初衷,在於將動物保護的觀念傳播給更多的人,特別是害怕真貓的人,而漫畫則可以記錄下那些轉瞬即逝的趣味瞬間。二人表示:「插畫設計的每個細節我們都會討論很久,也經過了很多版本的修改,但產品面世時卻得不到粉絲的認同。所以無論是在影片還是漫畫中,我們都會努力將真貓的角色代入插畫,終於突破瓶頸,粉絲現在也會認得出插畫角色對應哪一隻貓咪。」
除在網絡分享外,志銘和狸貓亦為後宮們設計一系列周邊商品,將部分收益捐款作動物機構慈善用途,並先後撰寫四本後宮著作:《阿瑪建國史》、《後宮交換日記》、《被貓咪包圍的日子》和《貓永遠是對的》,從圖文到排版二人皆一手包辦。上周二人來港為第五本書《怎麼可能忘了你》簽售,並為MCP新都城中心的「黃阿瑪夢『箱』世界」主題裝置場景揭開序幕,展覽由即日起至9月1日。首次見到七隻貓咪的大型立體公仔的二人倍感興奮和感動,並談起與台灣「紙箱王」的合作:「貓咪本身就喜歡紙箱,阿瑪見到紙箱就會跳進去,柚子則會把它弄壞。」狸貓大讚以嚕嚕爪子為靈感做成的滑梯「很好玩」,志銘則稱:「有趣的是裝置的每個角落都適合拍照,瑪民(黃阿瑪的子民,即粉絲)們應該會很開心。」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岳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