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及香港缺乏「系統化本地粵劇教學方法」,以致窒礙本地粵劇保育工作;說得清晰一點,應該是香港缺乏一套培訓專業演出人才的「系統化本地粵劇教學方法」,因為當時的教統局在二千年左右已經出版了一套由粵劇老倌和學者合力編寫的粵劇參考教材,供中小學老師使用。
我在二零零六年開始探索怎樣培訓本地粵劇專業表演人才,發覺當年香港演藝學院戲曲課程在身段和做手主要借鑑京劇的教材,香港八和粵劇學院即以廣東粵劇學院的課程為楷模;又由於兩個機構收納的本地學員頗多缺乏基本功,以致在學期間大部分時間花在學習基本功,學演戲的時間不多。可以說,學員學的不是「本地薑」,沒有本地味道也是必然的結果。
鑑於上述原因,我當年提出舉辦粵曲公開評級考和粵劇公開評級考,期望通過草擬考試範圍和內容,讓本地演員和學者合力整理出一套富本地粵劇表演藝術特色的教材;可惜前者去年才能成事,後者未出世已胎死腹中。過去一年,在討論粵曲公開評級考的考試內容時,一如我的推測,頗多範疇都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必須通過考證,才能下定論。粵曲已經如此,粵劇自然更困難了。
像我這樣的門外漢,當然沒資格編寫一套富本地粵劇表演藝術特色的教材,最適合的組合是資深演員和學者合作,前者提供內容,後者負責研究和編寫。我過去經常強調外行人只能為粵劇界爭取資源和硬件建設,涉及軟件發展,只有粵劇界才有此能力;但也要關注資深老倌不擅長考訂資料和編寫教材,所以要由學者協助,使編撰出來的教材合乎學術的要求。過去十年,市場不缺紅伶、粵劇工作者和研究粵劇者出版著作,只要有機構凝聚各種力量,深信必可完成艱巨任務。
今期是《十年來香港粵劇保育工作點評》專題的最後一篇文章。我必須清楚指出除政府和公營機構的努力外,不少民間組織和學府也做了大量推動和研究粵曲、粵劇的工作,但限於篇幅,無法一一介紹;另外,要向讀者申報利益,在上月下旬接獲民政事務局邀請,擔任粵劇發展基金顧問委員會副主席,由於過去六篇文章有論及基金的歷史和作用,所以有必要向大家交代交代。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