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創新民族工藝 繡娘收入翻番

2019-09-03
■祁連默勒阿佳拉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正製作工藝品。 香港文匯報青海傳真■祁連默勒阿佳拉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正製作工藝品。 香港文匯報青海傳真

在祁連默勒阿佳拉民族工藝品有限公司裡,普合毛卓瑪無疑是最為優秀的職業女性之一。然而在進公司之前,她的世界卻並不是這樣。初中畢業後,普合毛卓瑪專職在家照看兩個小孩,沒有任何收入,稍微高一點的消費都是奢侈。而今,憑借自身的手藝,29歲的普合毛卓瑪已成為縣級掐絲唐卡非遺傳承人,每月收入4,000多元(人民幣,下同),在而立之年實現了一次華麗的轉身。

提升價格檔次 擬拓電商市場

「以前一塊巴掌大的繡片價值不到100元,現在設計好的繡片縫製在皮包上,一個皮包的價格已超過400元。」卓瑪康珠與設計師共同設計的「天珠藏包」是她引以為豪的作品。她說,創新設計不僅能提高刺繡的藝術價值,同時還能提升產品的價格檔次。

通過傳統刺繡與時尚的結合,公司生產的手機殼、皮包、披肩等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而訂單的增多直接帶動了工資上漲。「以前在家裡刺繡,一個月只有300元至1,000元左右的收入,現在隨着公司訂單增多、個人技能提升,繡娘們一個月能掙800元至2,000元。」普合毛卓瑪說。

卓瑪康珠指出,在一些發達國家,旅遊產品在旅遊業收入中佔比高達30%,因此,她深信純手工製作的旅遊文創產品一定有「錢」景。下一步,公司將通過電商平台進行宣傳推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