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飛地經濟」模式 「帶土移植」深圳經驗 引領先進產業集聚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記者王欣欣及深圳商報報道,位於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內的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1日開工。這是深哈合作首個「飛地經濟」項目。據了解,深圳的政策體系、深圳理念等「帶土移植」到園區建設中,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將成為黑龍江自貿區哈爾濱片區未來最重要的產業集聚區。
據了解,2017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正式拉開深圳和哈爾濱開展對口合作的序幕。截至7月底,兩市已簽約對口合作項目96個,項目投資總額超過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已投產運營項目18個、在建項目28個,完成投資近150億元,華為、寶能等一批深圳企業已落戶哈爾濱。今年5月9日,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親自帶隊到哈爾濱對接交流,兩市就合作共建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事宜簽署協議。
據介紹,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規劃面積約26平方千米,為科技智造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智能製造、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集群,構建產業生態閉環;在園區的南部板塊,先期規劃約1.53平方千米的科創生態園作為核心啟動區,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引擎,引領先進產業集聚,規劃專業性產業園中園,打造產業發展重地;核心啟動區首個項目為科創總部項目,佔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
黑龍江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王兆力表示,「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哈爾濱是國家對俄合作中心城市,是推進東北振興和建設『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建設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探索南北互動發展新途徑,既為哈爾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搭建了橋樑和紐帶,也為深圳產業外溢帶動東北振興、進一步擴大向北開放提供了新的支撐點。」
今年5月17日,由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哈爾濱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了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負責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和運營管理。
據介紹,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區「帶土移植」了「六深」,即深圳團隊、深圳體制機制、深圳政策體系、深圳理念、深圳作風及深圳精神。哈爾濱與深圳簽署產業園合作協議後,深圳即派出9人專業團隊奔赴哈爾濱新區,成為「帶土移植」第一步。
招投標「評定分離」
「招投標『評定分離』是我們從深圳『帶土移植』的一項先進制度。」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玉剛說,通過招投標「評定分離」使招標人中標信譽好、服務優的企業,是奠定深圳(哈爾濱)產業園科創總部項目能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如期推進的基礎。
9人團隊舉家北上
深圳(哈爾濱)產業園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奉均衡說,包括他在內的「9人男團」都是有十幾年的園區建設及運營經驗的專業人才,5月5日從深圳來到哈爾濱新區,馬上和哈爾濱派出的8人團隊投入到項目建設上,僅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公司設立、首批人才招聘等前期工作。「我們9人團隊,平均年齡33歲,正是幹事業的黃金期,為了扎根哈爾濱,全身心投入到產業園建設中,我們都是帶着老婆孩子舉家遷到哈爾濱的。」他們的目標,不但要打造一個物理上的產業園區,還要把產業園區作為推動哈爾濱新區體制機制創新的一塊「試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