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香港社會需要正能量

2019-09-19

紀碩鳴 資深評論員

香港的暴力風波持續3個多月未見消停跡象,各區時不時爆發衝突,違法衝擊社會穩定的行為不間斷地發生,有時規模還不小。特首林鄭月娥不久前作出了包括撤回修例等四大行動,希望香港社會可以突破困局、回歸安穩。然而,特首提出的措施還需要大眾以社會正能量給予支持,回歸安穩,需要正能量。近日,在香港鬧市和主要商場,也出現了另一種聲音。愛國愛港市民自發在不同商場、公共場地,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揮舞國旗,以此表達對國家和特區政府的支持。這些重拾穩定香港信心聲音的出現,引起了社會的強力關注。

有愛國愛港市民來到中環國際金融中心(IFC),展示國旗、區旗及宣傳單張,並在中庭聚集高唱國歌和愛國歌曲,高喊祖國加油。之後,西九龍奧海城商場也有大批手持國旗的人士在商場合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周末,淘大花園、炮台山港鐵站等,香港四處有愛國愛港的正義呼喚,自發性湧現一股希望穩定香港的正氣,令大眾看到另外一種正能量。

借修例風波引發的激進暴力運動,令香港社會上下充斥戾氣與負能量,香港失去了穩定前行的方向,所謂的革命、鬥爭、暴力被標籤成為社會主流,東方之珠一時間變成了殺戮的戰場。部分市民與市民、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情感異化,互不信任,互為對手。網上一號召,就有人不顧一切上街。社會穩定結構被破壞之後出現的動盪,讓香港猶如坐在了火山口,動不動就爆發,動不動就噴焰。

當一座城市的負能量佔據主導,邪惡成為負能量,社會穩定被掩埋,動盪成為必然。這個社會需要集體正能量,用足夠大的力量以正義壓制邪惡,以人性指點迷津,才能重建香港的穩定。

「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是社會生活中充滿陽光的行為。當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可以有着深深聯繫,表達着我們的渴望,人性才能被喚起,社會的正義感才能被煥發出來。

通常,不正當的、不正派的人和事,壓不倒正當的、正派的人和事。邪不壓正,這是社會常理。但這段時間,類似的常理在香港缺失。社會的混亂變成了真理,暴力難遏止,政府難以作為。當下究竟什麼是方向?究竟誰是未來?社會的精神支柱又在哪裡?一切都看不清楚時,香港迷失了。

香港的迷失是因為正能量的迷失,社會戾氣充斥。一直以來,香港的繁榮穩定是因為依賴着一種能量,一種社會的正義。在法治引導下,香港人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生活在全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中,懂得穩定才是營商發展的核心價值,懂得香港的集體價值需要集體正能量來維護。站在這樣一種立場,香港人應該集體發聲,以震聾發聵的正能量形成氣勢,發出香港人求安定、齊包容、共同維護家園的呼喚。

香港從來都不缺乏挫折,歷史上的香港曾經歷過種種艱難時刻,無論是憑藉自身的調整,還是依靠中央的強大支持,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返回正軌。因為修例風波,香港正遭遇重創,但只要有足夠的正能量,以邪不壓正的氣勢,香港人絕對可以自己的能量,齊心護好家園、重建家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