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隨想國】對美國的隨想

2019-10-04

興國

偶然看到逝世近半個世紀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Arnold J. Toynbee)的一句話,他說:「美國是在一個小房間內一隻大而友善的狗,每當牠搖着尾巴的時候,都會撞到房間裡的椅子。」 想想看,假如有一個人在房內,豈不是被尾巴打中?假如有兩個人呢?先打中一個再打中另一個。

美國對某些國家的作為,不正是像這樣的情況嗎?好像很友善,但隨時都會在不經意間被擊打。而且美國不管房裡有多少人,都會友善地搖擺着尾巴。美國冷戰時最大的對手是蘇聯,如今既對抗蘇俄,也發起中美貿易戰,更制裁這個國家和對那個國家禁運。

所以,當美國向某個國家伸出友善的手時,就要小心了,因為那隻手,隨時都會變成狙擊手。

美國第29任總統華倫.哈丁曾說,他不是很懂美國主義,但這真是一個該死的好詞,特別是在選舉的時候。他說得沒錯吧?美國主義美國優先,不正是特朗普贏得大選的主因嗎?

在美國主義的考量下,特朗普開始限制了移民的進入。但移民的進入有什麼可怕呢?在現今的美國,所謂美國夢,已經變成多年前在《紐約客》上刊登的漫畫中的詞句了,漫畫中的丈夫對妻子說,雞蛋計時器響着尖銳的聲音,烤麵包機叮的一聲彈響,咖啡壺蓋上下移動的聲音也響起了,這就是你說的偉大的美國夢?

美國是否不再富強了?美國夢已經不再夢到發財了?美國人曾經自嘲說,少數美國人才有能力環遊世界,但美國的金錢,卻無時無刻不繞着地球轉,刮光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錢財後,錢卻是屬於跨國大企業的,輪不到想到世界一遊的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