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為參閱延退役 兵哥華麗謝幕

2019-10-06
■ 首次亮相的東風-41核導彈是中國的衛國王牌。 新華社■ 首次亮相的東風-41核導彈是中國的衛國王牌。 新華社

戎裝縱褪 軍魂永在 如若有戰 一召必回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國慶閱兵一結束,我就該脫下軍裝離開心愛的導彈部隊了,受閱是我們最完美的退役儀式。」參加完國慶閱兵的火箭軍上等兵武超說。這位上等兵是一名優秀的導彈發射號手。2017年9月入伍的他,由於執行此次閱兵任務推遲了退役。在武超所在的方隊,以及整個受閱部隊,有一群和他一樣即將退出現役的老兵。他們在最後的軍旅時光,嚴格訓練,以一流標準接受檢閱。「雖然就要脫下這身軍裝了,但褪不掉的是軍魂。若有戰,召必回!」下士吳奇陽的這番話,代表了他們的心聲。

武超的父親是一名退役軍人。從小深受父親影響,武超雖然考上了大學,但一直覺得生命中沒有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會後悔。

大學上了一年,他主動應徵入伍,終於圓了自己的軍營夢。

大學特事特辦 准許延緩報名

那一次,武超跟隨發射單元第一次赴西北戈壁執行發射任務。面對晝夜溫差大、飛沙走石的艱苦環境,深刻感受實戰化訓練的硝煙味,面對導調隨機下達的複雜特情,他發現自己離成為一名導彈「金手指」的距離還很遠。

「兩年的軍旅生涯,雖然很苦很累,但給我的人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回憶起入伍後的訓練生活,武超說,「也就是從那一次實戰化訓練起,我才覺得自己真正成為了一名軍人,成為了中國的導彈兵。」

考慮到要完成學業,他選擇了退役。新的開學季來臨之前,武超所在的方隊就聯繫了他就讀的大學,為他辦理了延緩報名的手續。方隊政委韓簫說:「大學特事特辦,表示等武超受閱回去,要為他舉辦一個歡迎儀式。」

備受鼓勵的武超,作為導彈方隊的乘載員,各方面表現更加優異。

受閱終身光榮 甘於刻苦訓練

和武超有相同經歷的,還有邢承勇。當一名共和國軍官,是他從小的理想。當初填報高考志願時,他第一個填的就是軍校。未被錄取的邢承勇,在大二的時候保留學籍選擇參軍,「我準備從部隊考軍校,完成自己的夙願。」

入伍兩年來,邢承勇作為導彈測試號手,參加了導彈升級測試、實彈發射、作戰值班等大項任務,從一名地方大學生成長為合格軍人。

今年,一直利用業餘時間備考軍校的他,得知單位有閱兵任務,思考再三選擇參閱。邢承勇說:「一次受閱,終身光榮,能夠在軍旅生涯最後階段享受這一榮光,此生無憾。」

有目標就有毅力,邢承勇由於訓練刻苦、表現優秀被推選為「訓練之星」。

曾因傷留遺憾 更珍惜訓練期

方隊乘載員、下士張亞楠與大學生士兵的情況不太一樣,他是帶着幾年前留下的遺憾,來到閱兵訓練場的。

2015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訓練中,張亞楠因為一次意外受傷,最後只能羨慕地看着戰友們威武地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

當兵第二年,張亞楠原本打算退役,可由於單位骨幹力量不足,連長希望他留下來。面對組織的需要,他第二天就向黨支部遞交了留隊申請。

轉眼之間,5年軍旅時光就要過去了。「從新兵到老兵,我經歷了部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也用最美的芳華見證了部隊從實彈發射向實戰發射的轉型。」談起這幾年的軍營生活,張亞楠自豪地說。

5年服役期滿,張亞楠思考再三選擇了退伍。談及緣由,他戀戀不捨地說:「這幾年部隊實戰化步伐加快,對士官的能力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我覺得自己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不想拖連隊的後腿。」

站在閱兵訓練場上,張亞楠倍加珍惜自己在軍營裡度過的每一天。別人午休他加練,晚上還跑到洗漱間對着鏡子練軍姿......他指着胸前的受閱徽標說:「這就是我最好的退役紀念。」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