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戲曲天地 > 正文

戲曲視窗:「國樂」變「中樂」

2019-10-13

為了撰寫一篇文章介紹傳統音樂在電台和電視播放的歷史,拜讀了黃志華先生的大作《1930年代香港音樂社熱潮》,其中有段文字提及上世紀50年代前「國樂」和「中樂」的定義,原文抄錄如下:「其實,當時香港人稱呼自己所唱的粵曲所奏的粵樂為『中樂』,外省音樂家所玩的傳統中國音樂則稱為『國樂』,跟今天是大異其趣,因為現在我們說起『中樂』,想到的只會是香港中樂團奏的那種音樂。但昔年這『中樂』的叫法當是一種文化主體意識的體現吧!不妨留意,到了50年代初,香港人心目中的『音樂家』概念,仍是很『音樂社』的,像在1952年尾上映的《歌女紅玫瑰》,張瑛飾音樂家,小燕飛飾張瑛之妻,是歌女。紅線女飾歌女紅玫瑰,是前兩人的「第三者」。留意張瑛的『音樂家』身份,那不是現代的『音樂家』概念,他作曲,作的是《紅燭淚》那類的粵曲小曲;他拉小提琴,主要是拍和粵曲或粵曲小曲。小燕飛和紅線女兩位歌女,唱的是粵曲味濃的歌曲,片中她們也到電台演出節目,但唱的還是粵曲味濃的歌曲。今天看來,這種『音樂家』概念與『音樂氛圍』都很奇怪,但當時卻是常態,而且乃是從20、30年代的音樂社潮流承傳而來的。這種常態在50年代之後漸被邊緣化。」

如果不了解早年香港電台和民間音樂社的關係,或許會不明白以上一段文字的內容。

原來在20世紀30年代,除粵樂唱片外,民間音樂社亦掀起了在電台的現場表演粵曲和粵樂的熱潮。1931年,民間音樂社平均每月在電台演出的次數多達5至6場;到1939年,曾經出現每星期有5次的盛況。香港電台把這種節目稱為「特備中樂節目」。

香港電台到了1951年2月4日,才把「特備中樂節目」改稱為「特備粵曲節目」,但節目裡仍包括樂器演奏。至於原來的「國樂」節目,改稱為「中樂」,這個改變可能跟新中國成立、國民黨退守台灣有關。 ■文︰葉世雄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