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生鮮零售大會上,業內提出小店業態有望突破生鮮困局。 香港文匯報上海傳真
今年以來,出現了多家生鮮店關店潮,盒馬鮮生5月末首次出現關閉門店現象,永輝超市旗下超級物種上海首家門店7月關閉、北京門店9月關閉,美團旗下的小象生鮮亦在今年連關數店。
商業觀察家發佈《中國生鮮零售趨勢報告》指出,通過對各大資本的調查,發現整個資本市場對生鮮的投資出現了降溫,領先的資本稱對生鮮賽道的投資已經完成,晚入局的資本則認為目前一些生鮮公司的估值過高。資本的冷卻,導致生鮮市場難以擴張、獲利較難,且當前內地流動性減少,亦對生鮮行業產生不小影響。
另一方面,前期資本大潮推動,導致生鮮店投入過重,部分店舖面積龐大,投入人員、產品等數量冗餘,一些無法在有效期內售賣完的生鮮食品還遭到大量丟棄。盒馬鮮生首店關閉之後,盒馬相關負責人就曾表示,「這是盒馬鮮生捨命狂奔的後遺症,現在需要調整。」
業界調整 有望汰弱留強
儘管有陣痛,但未來趨勢依舊明顯。上述報告指出,今年8月份,內地CPI指數同比上漲2.8%,其中城市上漲2.8%,農村上漲3.1%,食品價格上漲10%,今年1到8月份一定程度的通脹可以提振消費,尤其生鮮又是一個生活必需品。
業內對此認為,生鮮市場持續成長是一個波動性體現,每一次資本寒冬就好比淘汰賽,但如能夠撐過寒冬,也可成為未來的王者,因為生鮮具高頻、高複購的特性,意味着「得生鮮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