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台灣的選舉進入最後衝刺期,細心觀選的人士都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蔡英文一夥還是拉着「抗中保台」的大旗作虎皮,繼續以抹黑大陸的手法來煽惑島內民眾的「拒陸」情緒來固票,可是另一方面則不斷做出各種小動作,以求台灣經濟界相信,即使蔡英文連任,明年到期的ECFA也會保留。可是,許多有識之士越來越感到「沒有九二共識就會地動山搖」的寒意,「選擇蔡英文就是選擇中止ECFA」口號不脛而走。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10年協商期將在2020年6月到期。協議第16條的終止條文有兩款,一、一方終止本協議應以書面通知另一方。雙方應在終止通知發出之日起30日內開始協商。如協商未能達成一致,則本協議自通知一方發出終止通知之日起第180日終止。二、本協議終止後30日內,雙方應就因本協議終止而產生的問題展開協商。蔡政府「經濟部」近期為了不影響選情,表示,「終止ECFA有其書面程序,經濟部目前沒有接到通知。」
ECFA協議對台灣經濟影響重大
但是,台灣「國安局」月前曾提交報告,分析情況指ECFA有可能會被中止。陸委會連忙降溫,稱不樂見大陸方面以政治因素片面停止執行兩岸協議。但是,隨着選舉熱度不斷升溫,ECFA存廢不但引起台灣經濟界關心,而且也成為島內民眾熱議的話題。
當年,馬英九任內為了推動ECFA,兩岸曾15次會談,最終簽訂了ECFA等23項協議,但是這些「和平紅利」都被民進黨打成「賣台」。2008年11月當時的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台,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還親自參加在「立法院」群賢樓前的靜坐守夜抗爭。2010年兩岸簽署ECFA前,民進黨曾抹黑ECFA會讓台灣「男的找嘸工、女的嫁嘸尪、當兵要到黑龍江」。之後還策動太陽花運動,使到也是對台灣利多的服貿協議胎死腹中。
只是到了2016年,蔡英文執政,馬上接過這些對台灣有利的「紅利」,強調兩岸簽署的各項協議都持續有效。事實上,台灣各方都明白,馬英九政府簽下的這些協議,如同印鈔機一樣為島內帶來源源不斷的鈔票。2018年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出超金額高達831.5億美元,而當年台灣的GDP總值也不過6014億元美元。所以,ECFA等23項協議,對於台灣經濟的影響重大,比兩岸直航、陸客來台旅遊等大很多。現在,由於大陸到台灣旅遊縮減,已經使到台灣旅店業、餐飲業和交通業等成為「慘業鏈」。
此刻,蔡英文為了緩解之前延續下來的負面影響,將香港的修例事件污名為「送中」加以利用,並開動各種輿論工具進行「抗中保台」的選舉操作。只是,機關算盡太聰明,蔡英文過度的「反中」,使到島內經濟界不得不想起了ECFA的印鈔機面臨存廢的危險。
沒有九二共識便沒有ECFA
現在,蔡英文政府的一個策略是:第一、縮小ECFA的影響。其「經濟部」稱,「若ECFA取消,已享受優惠稅率輸中國大陸貨品恢復原關稅,受匯率衝擊估計5%,只約影響200億美元出口,完全不提數百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同時,還稱將以分散市場、協助產業升級轉型等方式因應,完全不提台灣對大陸市場的深度依賴。
第二、聲稱大陸方面並未針對ECFA協議第16條第二項提出重啟協商事宜,以安撫台商。事實上,國台辦發言人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對於如果明年蔡英文連任大陸是否中止ECFA的問題,以「不回答假設性問題」為由不表態。但是,島內的輿論都清楚北京的立場,兩岸官方交流及和平發展的「紅利」,都是以認同「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如果基礎沒有了就會「地動山搖」。
筆者認為,一方面還是要顧及兩岸人民的實際利益和情感交往,一方面也還是給予蔡英文時間改正。更重要的是,大陸方面也需要顧及國際經貿往來的契約精神。ECFA明年6月到期,北京方面必然從祖國統一大業的大局通盤思考對待「台獨」勢力的策略,從陸客赴台縮減看,「沒有九二共識便沒有ECFA」也是符合邏輯的。重要的是,島內選民在認真思索這個問題,「選擇蔡英文就是選擇中止E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