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此山中】新晚報楊大姐

2019-12-13
■認識《新晚報》編輯楊莉君,已屆她接近退休歲月! 作者提供■認識《新晚報》編輯楊莉君,已屆她接近退休歲月! 作者提供

鄧達智

黎小田離世,忽爾聽到潮湧悼文,稱其為「殿堂級人物」。這尊稱比較鮮聽,小田着實殿堂級人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走紅童星以女童為主,蕭芳芳、王愛明、馮寶寶等等,但男星方面,除了李小龍便是黎小田,以及石修及阮兆輝,論經典還數李、黎二人。

過去兩周有關黎小田的文字從家族到輝煌事業,多若恒河沙數,筆者的着眼點反而落在小田母親、楊莉君大姐身上,從她,也開展了我設計專業以外的筆耕遊戲。

認識楊大姐於1983年左右,從倫敦回到香港工作未幾,透過Linda Jaivin,一位通漢語的美國猶太姑娘。她介紹楊大姐是《新晚報》的編輯、舞蹈家Helen Lai的母親......黎海寧仍在無綫電視當舞蹈藝員的日子,是我們追看電視節目的童年,領隊梅施麗;旗下施露華、黎海寧等等耳熟能詳。

跟楊大姐交談下來,始知道其兒子是大名鼎鼎黎小田。後來正式跟小田認識,原來對方已從楊大姐處對筆者略知一二。

與楊大姐交往多了,也聽聞她前夫、小田父親、音樂家黎春田一些事跡;二人雖已分手,但明顯對黎先生的藝術成就至為欣賞。對女兒的舞蹈藝術造詣也亦讚不絕口,反而對娛樂圈享盛名的兒子沾沾自喜之餘也帶點點不悅,母親眼中的兒子應該跟女兒一樣,追求藝術更高境界,他有的是天分。

與楊大姐談起我在海外上課的歲月,以及遊蹤,長輩鼓勵為報章執筆寫專欄......外面生活近十年,離開前中文未學好,回來後更生疏,所以沒有特別跟進她的好意。一段時間之後反而在坡叔雷坡及陳耀紅邀請下,分別為《明報》周刊及《信報》執筆,這中間當然發生不少笑話,然而不久之後,由新任楊大姐服務大半生的《新晚報》副刊主任劉致新邀請,加盟副刊,開始每日小小專欄的筆耕小確幸。 (待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