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內地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59.58%。今年上半年,內地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01,616.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總體雖保持增長,但增速持續放緩。「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內地的建築業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小,經營將越來越難做。」張義光預測,未來5至10年,內地建築業的發展將迎來一個發展拐點,如果繼續固守國內市場而不「走出去」,必將落後出局。
「國外的空間非常大。」他說,尤其是非洲和「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的需求很大,老百姓改善生活的需求也很迫切,中資建築企業外出發展前景廣闊。「加之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基礎設施老化,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基建計劃,機遇多多。」
籲政府統籌「走出去」節奏
張義光同時表示,面對「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當前中國建築企業雖然「走出去」的很多,但一窩蜂的情況也多,有的企業在外跟頭摔得很慘,還有部分中資企業在外面經營不合規,無序競爭,嚴重損害中資企業名聲。因此,他希望國家商務部等政府部門能統籌「走出去」的節奏,以及各企業間的平衡發展,讓「走出去」的企業真正代表中國形象,發揮優勢競爭力。
他並表示,陝建亦將進一步加強和中國商務部以及駐地國大使館的合作,參與國家級重點項目建設;並積極聯合央企以及有實力的民營企業抱團出海,實現合作共贏。同時,陝建還將聯合「走出去」的陝西企業,借助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組建海外陝西企業聯盟,以產業鏈集成形式,參與園區投資建設。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仕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