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新冠肺炎疫情終於在全世界範圍內大範圍傳播,其中以亞、歐為重。鑒於地緣關係以及「鑽石公主號」郵輪、新天地教會等特殊事件影響,國人對於日韓的大爆發表示可以理解,但對於事發兩個月後又以意、法、西、德為代表的歐洲大爆發,卻表示「看不太懂」以及「很捉急」。其中最讓國人「吐槽」的兩個點是「怎麼還不戴口罩?」以及「怎麼還在行貼面/親吻禮?」
關於非中國尤其是歐美澳等地「為什麼不戴口罩」的問題,原因有很多,在此暫不議論。但禮儀習慣的影響,確實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西方世界可能要重視起來的一個問題。
東西方的傳統禮儀自古大不相同,東方含蓄內斂,講究「留有餘地」,兩人見面時行禮皆為「隔空操作」,無論作揖、拱手、磕頭還是盈盈下拜,都絕無身體接觸;而西方熱情奔放,講究坦誠直接,所以多擁抱、貼面、親吻禮等,像目前的特重災區意大利,就很流行親吻禮,尤其是首次見面的新朋友更要反覆大聲親。而法國北部有些地區更要親吻多達5下。
不戴口罩已然夠兇險,再如此近距離接觸,確實險上加險,但習慣這東西......特立獨行的特朗普,日前在一場會議上說:「(作為安全預防措施)我已經好幾周沒有摸過我的臉了,我甚是想念它。」結果眼尖的媒體馬上放出他於頭兩日開另一次會議時「食指戳腮」的照片,引發網友群嘲。而美國聖克拉拉縣公共衛生局局長薩拉.科迪在記者會上建議完公眾「保持雙手潔淨,避免觸摸臉以及嘴、鼻、眼等」就舔手指翻頁,被媒體拍個正着,躍登當日熱搜。其實無論特朗普還是薩拉.科迪,相信都與「講大話」沒什麼關係,他們只不過是揭示了一個最基本的生活真相:一個人下意識的習慣動作真的很難改。
據外媒報道,日前有機構對1,000名法國人進行民調,75%的受訪者表示在與陌生人自我介紹或問好時仍會握手,與熟人見面時,這一比例上升至85%,高達91%的受訪者依然在與親友見面時行貼面禮。看來習慣對很多人來說,不僅是下意識的動作,可能還有思想上的輕重選擇和堅持。
不過畢竟性命攸關,呼籲停止碰觸式禮儀也只是暫時的並無根本性矛盾,所以無論如何都是相對正確的考量。現如今很多西方國家都開始建議民眾疫情期間不要行貼面禮和少握手。3月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一場會議上,本想和內政部長澤霍費爾握個手,但卻被拒。後者面帶微笑就是不伸手,反應過來的默克爾隨即把手揚起,兩人相視一笑,默克爾後承認「這是正確的做法」。而美國官場上更「熱鬧」,許多政客都有意識地見面不握手,比如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把握手禮改為撞肘禮,眾議員亞歷山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則是把手放在自己胸口上,以此向別人致意。至於特立獨行的特朗普,他一早就說自己「有潔癖」,早在疫情前就迴避與陌生人握手。在這方面,他很資深。
留得青山在,暫且不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