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
數天前看到英國一則關於舞台的新聞。在諾定咸郡(Nottingham)的諾定咸劇院上星期正在上演鬧劇Moonlight and Magnolias。可是,飾演其中一名男主角的演員因病缺席,未能在當晚演出。一台戲怎能少了一名男主角的呢?該劇又沒有後備演員,哪有人可以代替抱恙的演員演出呢?
碰上這個問題,一般來說,劇院若無他法,只好宣佈取消該場演出。這樣當然不是劇院所樂見的事情,因為一來令觀眾失望,甚至不悅;二來要安排退票事務是非常繁複的事情;三來做了虧本生意,明明已經袋袋平安的票錢又要再從腰包中掏出來退回。然而,所有支出是不會因你少演一場而減少的。所以,若演出五場的話,便少了兩成收入。這是所有經營劇團者的噩夢。
不過,這間劇院卻很幸運地以一個方法圓滿解決問題,不用取消演出。到底他們怎樣做呢?由該劇的舞台監督代替演出。為何一名沒有經過排練的幕後工作人員可以臨危受命,擔演如此重要的角色的呢?原來這名舞台監督自演員圍讀、綵排、串排至正式演出,他均需在場。所以,他對該個演出了如指掌,演員的所有台詞和走位都非常熟悉。本來的男主角也許只記得自己的台詞,他卻連所有演員的台詞都記得,實在是後備的最佳人選。
不過,我相信劇院在未演出前也不是完全放心的,因為演出後劇院的藝術總監表示,他當然肯定該位後備演員是一名一流的舞台監督,卻不知道原來他演戲也有一手。這樣說來,他們可能是抱着姑且一試的心態來演出該場戲的,幸好終能過關。
香港劇壇也曾有相類的情況出現。二零一二年,劇場空間第四次出演其戲寶《十二怒漢》,由十二位男演員同台演出,資深演員何文蔚飾演其中一個角色。一個星期六,劇團演出下午和晚上兩場。演畢下午場後,大家在休息室內養精神,準備晚上的演出。根據其中一名演員所述,他在室內聽見一些奇怪的聲音,發現是由看來似是正在彎下腰結鞋帶的阿蔚傳出,可是阿蔚卻無法抬起頭或站起來......他被送上救護車往急症室去。
一名演員突然病倒,十二名怒漢只剩下十一名,不能成一台戲呀﹗即使劇團願意退票,取消晚上演出,也來不及通知觀眾,而且要觀眾白走一趟定會引起很多麻煩。可是,距離演出只有兩三個小時,哪兒可以找到後備演員呢?縱使有人願意幫忙,卻哪能在短短時間內記熟台詞和走位呢?
當我在事後知道此事時,第一個反應是﹕由該劇導演張可堅(阿堅)替代阿蔚。因為阿堅已經四次導演《十二怒漢》,是最熟悉該劇的人。果然,當晚和翌日下午場阿蔚的角色由阿堅代演。
由阿堅臨危受命演出《十二怒漢》,比Moonlight and Magnolias由舞台監督演出是保險得多的事情。因為一來阿蔚的戲份不算很重,亦沒有很多台詞,臨時代演的演員的挑戰不及後者飾演男主角的為多。二來,阿堅本身是一名資深演員,雖然準備時間不足,但憑着他豐富的踏台板經驗,困難自然迎刃而解,兩場演出亦順利完成。還有一點幸運的是,幸好導演是男性,若然是女性的話,縱使再熟悉該劇也不能扮演其中一名怒漢。
可惜的是,阿蔚那次是再度中風。之後三年,他只能躺在護理院的床上動彈不得,亦說不出令人明白的話。捱過了那些痛苦的日子後,他解脫了。Moonlight and Magnolias的台上台下結局都是喜劇,《十二怒漢》的卻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