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輝
中華文明為歐洲文明的「他者」,在現代歐洲扮演重要角色,在18世紀歐洲社會所盛行的「中國熱」,伏爾泰(Francois-Marie Arouet,又名Voltaire)、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等哲人從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汲取智慧,點燃啟蒙主義;至清末民初內外交困,學習西方自強已成中國有識之士共識,「西方」無疑指歐洲,漢語世界與歐洲的關係愈發密切;最早走出國門的張德蠡、康有為、陳季同等放眼世界,與現代歐洲邂逅,五四時期,巴金、老舍、徐志摩、戴望舒等中國作家旅居歐洲,汲取異域文化精華。
二戰之後,程抱一、熊秉明、熊式一等定居歐洲,及至上世紀60年代,赴歐台灣留學生人數增長,趙淑俠、鄭寶娟等移民歐洲,促成歐洲華文文學的首個高潮,上世紀80年代以來,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人數激增,推動歐洲華文文學出現全新高潮。台灣新人不斷湧現,發展多種文體而有所突破:北美、東南亞等地的華文文學相比,歐洲華文文學脫胎於截然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歐洲移民政策不像北美及澳洲般寬鬆,華人移民歐洲的歷史亦不像移民東南亞般悠久,歐洲華人移民數量畢竟有限,分散在各國,較有代表的有英國的虹影、文俊雅,法國的程抱一、戴思傑、山颯、黃育順、鄭寶娟、呂大明、施文英,德國的陳玉慧、謝盛友、譚綠屏、麥勝梅、穆紫荊、黃鶴升、高關中、劉瑛,瑞士的朱文輝(余心樂)、宋婷、朱頌瑜,比利時章平,荷蘭的林湄、丘彥明,奧地利的方麗娜,捷克的李永華,西班牙的張琴,丹麥的池元蓮,當中不乏享譽文壇的作家。
長期以來,歐洲華文文學的力量較北美、東南亞等地薄弱,在幾代作家努力下,歐華文學漸形成氣候,新人新作不斷湧現,在兒童文學、偵探小說及科幻小說等文體均有所嘗試和突破;歐洲社會種族歧視與族群衝突較為少見,歐華文學不必承擔凝聚民族力量與抵抗壓迫因而從容前行,逐漸形成其特色,有學者將之歸納為「平和淡遠、散中見聚」,認為其特質實為「文化中和」(cultural compromise)概念,通過普遍化與特殊化的循環互動,從而達成「重疊共識」過程,當中包含中化及分化,從而超越固有書寫方式,轉向對中西「異質文化」(the other culture)或者「文化異質性」(cultural heterogeneity)的深入思考。
「離散」(dispora)最初專指驅逐猶太民族到世界各地,其後擴展到各民族;文化研究學者周蕾就在《書寫離散》(Writing Diaspora)一書有此寫法:「中國性」(Chineseness)作為一種「關係束縛連結」(bonding)情感,通常表現為暴力根源;最為常見的大多指向移民對原鄉之眷念以及認同(identity),全球化造就地球村,改寫「離散」及其鄉愁意涵;在歐洲華文作家筆下,鄉愁不再為「離散」內容、原鄉與他鄉的二元對立、漂泊旅程中心路歷程之探尋,而漸被異質文化衝突深層次省察、反思與兼容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