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醫局研非緊急服務逐步恢復

2020-04-1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公立醫院自疫情升溫後,已停止約一半節數的非緊急服務,為保證病人盡快得到服務,醫管局近日已加強公私營醫院協作計劃,將部分非緊急服務轉介到私家醫院跟進。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昨日表示,抗疫是持久戰,不能無止境叫停或轉介,局方開始研究用可行方法逐步恢復已暫停的公院服務,包括內窺鏡檢查、非緊急手術及專科門診等。至於恢復服務的情況,要視乎醫院承載能力,包括人手、醫院運作、保護裝備等而定。

何婉霞指出,研究恢復服務的同時,醫管局近日已加強公私營醫院協作計劃,將部分非緊急服務轉介給私家醫院跟進,要轉介的服務包括血液透析、放射造影及磁力共振、大腸鏡個案服務等;而其他服務,例如嬰兒黃疸、預約產子服務,癌症病人進行放射治療及骨折手術等,亦都有轉介到私家醫院。截至上月31日,共轉介了53名嬰兒黃疸照燈服務;4名孕婦進行剖腹手術;5人接受放射治療服務。

何婉霞續指,醫管局亦研究轉變現有服務模式,譬如透過視像應診,適用於精神科、專職醫療、耳鼻喉科等,務求減低對病人的影響。之後,局方會研究逐步恢復已暫停的服務,至於恢復服務的時間表,要視乎醫院承載能力。

另外,昨日再多24人出院,累計有360名病人出院。現時有637名確診病人在14間公立醫院留醫,13人情況危殆,包括46歲的確診警長,另有8人情況嚴重,其餘616人情況穩定。醫管局至今開放1,130張負壓病床及579間負壓病房,使用率分別為65%及73%。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