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疫苗測試志願者:國家有難,我不能退縮

2020-04-13
■ 如今,向亞飛(左一)和樊瑞(左三)同其他疫苗志願者們組建成了一個小團隊,正在協助推銷湖北貧困地區滯銷的特產。 受訪者供圖■ 如今,向亞飛(左一)和樊瑞(左三)同其他疫苗志願者們組建成了一個小團隊,正在協助推銷湖北貧困地區滯銷的特產。 受訪者供圖

向亞飛是首批重組新型冠狀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載體)Ⅰ期臨床試驗志願者,編號006。他身材挺拔,目光堅毅。在過去七十多天裡,向亞飛做志願者接送醫務人員上下班;志願參加武漢方艙醫院建設;一次次駕駛救護車運送新冠肺炎患者,他與病毒賽跑,在疫情中逆行。近日,向亞飛接受香港文匯報連線採訪,對於自己過去七十多天的經歷,身為90後的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衝鋒,但我願意在和平時期做一個堅定的逆行者。」■香港文匯報記者 葛沖 北京連線報道

1月22日晚,武漢市相關部門發佈通告,宣佈自2020年1月23日10時「封城」。大學畢業後在武漢開了一家餐廳的向亞飛,1月22日晚,他原本已經收拾好了行李,放到了汽車後備箱,準備23日早上6點就出發離開武漢回老家湖北恩施。他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回憶說,1月22日晚,看着電視裡播報的疫情,他頭腦裡閃現出無數家庭可能會需要幫助的鏡頭,但同時,他又本能地擔心家人和疫情的發展。

目睹逆行護士深受感動

最終,經過一夜思考,1月23日「封城」前的兩個小時,向亞飛決定還是「留下來為這個自己生活的城市做點什麼。」於是,他在微信發了個朋友圈:「堅守本位,不製造麻煩,不添堵!這是我僅能做到!自我隔離!」「如果需要,我想,我會毫不猶豫站出來!」當天晚上,向亞飛就加入了義務接送醫務工作者的微信群,開始免費接送醫院醫務人員上下班。

大年三十晚上,向亞飛到車站接到一位原本應該跟家人團聚,卻逆行回到武漢市內參加抗疫的女護士。向亞飛回憶說,上車後,這位年輕的女護士用手機看着家裡人吃團年飯的情景,坐在車後哭了起來。但到下車時,她卻什麼話都沒說,就立刻擦乾了眼淚,立刻投入到急診室緊張的工作當中,甚至連行李都只是扔在了門衛室,而沒來得及放回住處。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向亞飛被深深地觸動了。

正月裡,向亞飛一直不顧個人風險,開着自己的車,穿梭在武漢的大街小巷,義務接送醫務人員。後來,武漢市政府發佈了招募青年志願者的通知,向亞飛矯健的身影又出現在了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武漢軟件工程學院方艙醫院的建設工作中。在獲悉武漢東湖風景區華中科技大學梨園醫院招聘救護車志願者後,向亞飛又報了名,開始不分晝夜地一次次開着救護車轉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與疫魔搶奪病人。

接種疫苗「匹夫有責」

這樣持續為抗疫奔忙了一個多月後,向亞飛漸漸發現,新增確診病人越來越少,疫情慢慢不斷好轉,他們這些救護車司機也從一個司機值守一台救護車,變成了三班輪流值守。

守得雲開見月明。3月15日,軍事醫學專家陳薇院士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試驗招募志願者。看到這個信息,向亞飛馬上又報了名。對於為什麼會報名當疫苗志願者,向亞飛沒有太多豪言壯語,他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我以前經常做志願者,看到信息沒多想就報了名。向亞飛說,「我總覺得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想我不能退縮。反之國家又有幾次會需要你呢?」

3月16日下午,向亞飛接受了體檢。他透露,體檢檢查了身高、血壓,抽了血,做了CT,核酸等醫學項目,來檢查身體條件是否符合接種疫苗。3月17日,醫生為通過體檢的向亞飛注射了疫苗。

注射疫苗後,向亞飛按要求進行了隔離醫學觀察,除了第三天夜晚體溫偏高,在37.6℃持續,之後再沒有任何其他症狀。對於體溫偏高時有沒有過擔心或害怕過,向亞飛表示,第一次見到陳薇院士時,陳薇院士就告訴志願者們,她們專家團隊六個人都已經在較早的時候注射了疫苗。所以,當時想到陳薇院士的話就放下心來繼續隔離觀察。

如今,向亞飛已經結束了隔離醫學觀察,他和其他一些疫苗志願者們組建成了一個小團隊,目前正在協助推銷湖北貧困地區滯銷的特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