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路地觀察:網上教學趣事

2020-04-15

湯禎兆

隨着老師愈來愈上手,父母愈來愈麻木,網上教學又踏進新階段。

隨之而來,孩子也愈來愈懂耍科技上的小聰明,有朋友的孩子在老師直播期間,走開了──不只是走開一會兒,而是去淋浴。媽媽發現電腦中的老師在呼喊,驚覺孩子的膽子愈來愈大。高小的孩子感覺到復課無望,交功課也愈來愈不準時,也難怪──這段日子沒有實體的上課規律訓練,學生定更加懶散,老師變得遙不可及,家長也不可能代替老師的功能角色。

低小的學生也不比高小適應力低。朋友的女兒要用視像會議上體育課,老師點名後,要大家一起跳動,再度心跳。朋友親眼看着孩子在沒有人指導和教授之下,關了筆記電腦的鏡頭。她本想開口問她為何懂得關鏡頭,怎料看到熒幕一格一格的學生視像都轉黑,如關燈一樣,場面壯觀。老師叫大家開鏡頭做運動,就只剩咪高峰的笑聲,媽媽也不知道好氣還是好笑。

和其他家長私下比較,每一間學校的風格也不同。我們一個星期的功課,可以等於人家學校的一天功課量。本來覺得又教功課又要改功課已感吃力的太太,立刻不敢再抱怨。孩子的小學簡簡單單,我們最滿意數學科,用簡報教書和對答案。孩子可以自己看,也可以自己根據「答案」的簡報去批改自己的功課。其他就是網上功課,可以直接發答案給老師,省了父母的時間。

另一氣憤的家長說,她的學校每一科用不同平台,完全給老師自由度,最後卻苦了學生和家長──每天要周遊五個平台。一天班主任打電話來,說其兒子沒有交功課,她憤然逐一上每一個平台,列出遞交功課的時間。班主任才發現是不同平台之亂,氣得媽媽噴火。

如今的網上教學,完全都把我們扯進新的教學世代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