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昱
凝視大地,一望無際,遼遠廣闊。春光如此明媚,空氣是那麼澄明。晚風,已不那麼沁涼了。月亮的清輝靜靜映照着,彷彿目光清純的嫦娥,似能看透人的心。河渠兩岸的楊樹像哨兵成行排列,葉片泛着青綠的光。因與水距離很近,所以渠楊是大地上生機最濃的地方。
三四月的林子下,草兒、魚兒漸漸甦醒。闊葉的綠色悄悄爬上樹梢,步態輕盈。像一隻隻淘氣的小貓,在草尖上寫滿水晶般的詩章。布穀鳥身上,帶着一股又一股春天的馨香。夜鶯從花叢中漸次飛翔,整個渠楊像採夢的莊子喲,在林濤起伏的聲音中,似乎聽見森林公園美人松的高聲領唱。
早歸的鳥兒,睡在蘆葦蕩整片濕地、森林和湖泊,沉入了夢鄉......枝頭那邊,是含笑的小翠鳥在鳴唱,是牠們最早啼醒了每個早晨的夢想。是時候去田野間撒個歡兒了,放飛身心去探尋春的足跡吧。大地在沉靜中帶着些雪x意,水泊像天然明亮的眸子,與陽光在水皮上跳舞,雲錦霓裳間多了草木的曖昧情味。
這就是大地回春,深情會多些,幽怨會少些。春天裡有太多的夢想,太多的希冀,太多的景色,有誰狠得下心不去大地裡走一遭呢?追着春光走在春天裡,所有的負荷都可以放下,所有的心事都可以流走。河水像一條輕薄柔軟的綢緞,在有風吹過花瓣飄到水面,早有釣魚的朋友,伴着潮濕的空氣去親近這種妙境,真是風月不言說。
春風懶洋洋地拂過面頰,丁香如團團淡紫色的迷霧縈繞在枝頭。鳥兒在頭頂鳴叫,於是合着眼在樹下小憩一會兒,邊聽鳴叫邊曬太陽,順便探尋一下腳邊有沒有野菜露頭。梧桐樹在春回大地時,好像忘記了報名或註冊,當它的葉芽從潮濕的水氣中得到氤氳,梧桐樹葉從睡夢中歷經幾番躊躇,才摟住了春天的腰。它那後發的蓬勃激情,熠熠閃耀着綠色光芒。
野鴨在不遠的水面上練習起飛,風拂垂柳,水洗雲白。震旦鴉雀從深藏的葦海裡,一次次閃現。牠們歡叫着,不時跳躍幾下。在陽光中,風輕輕吹動着牠們俏麗的羽毛。不由想起冬日裡,一隻麻雀在風雪漫捲中死去。我不知道,震旦鴉雀與麻雀存在什麼聯繫。收回思緒,看到不遠處的幾株紫斑牡丹已然發芽,大朵大朵的白玉蘭盛開在清矍的枝頭,那是春日獻給天空的禮物。
燕子低調地飛行,幾乎難以捕捉牠的身影。但是,我是那樣崇拜飛翔,如果我是一隻鳥,會像蒲公英的白絮一樣說走就走。是啊,蒲公英從早春的黃色小花到白色飄絮,把春日唱完了還到處去宣講,因為每一處土地都是它的故鄉,從起飛、降落,把沉甸甸心事一直放在心上。大地啊,是所有心靈的家園,蒲公英的白絮像農人一樣,對土地懷有濃濃的情意。
草長鶯飛,春風如蜜。天氣總是鵝黃得讓人心饞,拂起的衣裙驚醒了汀澤中的幾株蘆芽,鴨子用紅腳蹼在春弦上彈奏,少年從河灘上拾起一枚扁平的石子投向水中......記得畫家吳冠中有幅作品叫《春如線》,在這幅畫裡,看不到春天裡具體的物象。沒有一坡桃花和牧童晨笛,有的只是大地上點、線、面的交織和組合,線段長長短短,糾纏又散去。
作家畢飛宇說,大地回春最為壯觀的顏色是鵝黃--那是新秧苗的顏色。在天空與大地之間,無邊無垠的鵝黃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莊稼人的指紋。如果一個人的瞳孔裡永遠是鵝黃的汪洋,那麼大地之春便永遠活在他心中,這是真性情的體現。在春天的大地上行走,我能感受到淳樸、自然的農家氣息。
大地上最美麗的是辛勞的農民。他們辛勤地勞作,汲取大地豐富的營養,來滋潤自己的身體和生命。大地的氣息在城裡很難體會,要感悟它就得來鄉村。大地的氣息,能讓一個人的靈魂得到昇華。春回大地時刻,每個人都要做一粒種子,將根扎下去才會踏實。蒼茫大地,蒸騰着生生不息的神秘地氣;扎根大地,生命便會蕩氣迴腸,豐盈蓬勃。一場場春雨落下來,一陣陣輕風颳過來,林林總總的故事都在發生,動植物們嬉笑着,周身散發着一股股奶香味。大地回春,泥土鬆軟,腳下軟嫩,行走在大地的小路或田埂上,好比在做一場場春夢。我相信,春天的大地有自己的言說方式。它已把聲或形,色彩或姿勢全部囊括在自己麾下,一個人只有伏在大地上,才能領略春回大地的包容之心。
散文家鮑爾吉.原野說得好,我喜歡大地,所以才起了這個名字。大地匯流百川,把甜美的、鮮香的、酸辛的、猛辣的和苦情的植物都栽種在自己身上。大地是所有生命的源頭,是一切一切的根。春日,大地蒸騰着淡藍色的霧氣,無言、堅實、柔美、寬厚和深沉,令人着迷。走向大地之春的人是有福的,他一定會啜飲生命的靈泉......
詩人艾青發自肺腑地喊道: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著名作家張煒說,自己不是一個愛哭的人,春回大地時刻卻是常含淚水。他們能常含淚水,是因面對生機復甦的大地,產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感動。既有深度又有分量,既有溫度又有鹹度,那淚水來自浩渺深廣的精神世界。
春天的大地,承載萬物復榮,也孕育着赤子對大地的摯愛。無論高原還是平地,回望厚重綿延、災難深重又生機蓬勃的祖國,無不讓人充滿悲愴和感恩。與大地血肉相連的生命必然是茁壯的,每個人都應像一座湖泊一樣向大地充滿感恩地凝望。在大地回春之時,我們更應像孩子那樣去親近母親。是的,只要俯下身心,就能從大地那裡得到福祉;然後,我們內心便充滿了無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