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源於奧運】被遺忘的「足球評述員」

2020-04-16
■與何鑑江攝於1990年世界盃TVB錄影廠。 作者供圖■與何鑑江攝於1990年世界盃TVB錄影廠。 作者供圖

李漢源

這個新冠肺炎影響全球,乃至各行各業都受到很大的影響。雖然政府的抗疫基金已盡量大規模地去照顧各行各業,以減低對他們的影響,一些明顯受影響的重災區行業,政府是可以照顧到;但有一些行業的影響不是那麼顯而易見,可能就會疏忽了,就如我們從事體育傳媒工作者,因從業員人數不多,就未必會被留意到。

在現時所有體育運動項目都停頓的情況下,如果是在傳媒機構工作的員工還尚可,除非你工作的傳媒機構裁員才會受影響,但一些從事幕前的自由工作者,如足球、籃球等各項體育項目的評述員主持人,現在可以說是零收入。他們的收入是很倚仗他們的工作量,就是所謂的「多勞多得」,而在現時的抗疫措施下,工作停頓了,此刻唯有「食穀種」。有些朋友跟我說:「唔怕啦,那些主持人以前收入好,現在可以慢慢用。」

所謂「收入好」這說法其實是見仁見智,在這幾年,我估計一場足球賽事的評述員,身價最高一位大約是六七千元評述一場,但亦有低至六七百一場的;當然名氣高的,每場的收入自然會高很多。回想上世紀八十年代到千禧年,不論在TVB、aTV、CABLE、還是now等,都是爭奪足球評述員的年代。當時足球評述員的薪酬真的比較高,一個著名的足球評述員,普通一場本地足球直播賽事,收入大約是二萬多元,而如果是為期一個月的世界盃決賽周時期,大約接近二百萬元薪酬。「阿叔」林尚義,當年曾接受廣東台邀請到廣州評述一場足球賽事,他的評述薪酬就是十萬元呢。

現時行業的情況,一些年輕人或者對足球很有興趣者,希望能夠入行從事足球評述員的工作,在成名後,他們的收入是會很可觀的,但若要成為一位受歡迎的評述員要具備很多條件:流利的口才、洪亮吸引的聲線、足夠的詞匯、懂得利用語言去控制觀眾的情緒以帶領觀眾欣賞球賽、強勁觀察力、分析力、搜集資料的能力、良好的記憶力等,另外更重要的就是經驗,一些著名齔述員最少會有十多二十年以上工作經驗,如林尚義、何鑑江、伍晃榮等,這些「一代宗師」帶有王者風範的評述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回味非常 。

這個年代,如果要培養出及成功訓練一些受歡迎的足球評述員,我相信比以前困難;因為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足球興旺,當時電視台轉播很多本地及世界各地的足球賽事,而擁有不少觀眾的TVB收視也高,使到很多觀眾能認識足球評述員,從而成為他們的擁躉,這就是需要主持人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相互而成的,缺一不可。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