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源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這幾天好像有緩和的跡象,看似有好轉,但各方面仍未有因此而鬆懈,大家仍處於戒備狀態中,當然這是正確的。
到疫情真的退卻之時,在各行各業中,相信以飲食業的復甦會最快,因為大家在「限聚令」下被迫留在家中,久久未能與親友相聚,所以如解除「限聚令」後,想必急不及待,相約歡談暢聚,分享及檢討彼此的疫後感。而我們體育傳媒工作,應該會比較遲才能恢復正常,因本地足球暫定九月或可復賽,而其他體育賽事至今還未有復賽時間表的定案。
最近香港體育記者協會做了一些調查,是研究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對體育傳媒工作者的影響,希望把報告交給政府,待政府去了解業界之困境。該調查報告的初步資料顯示,以足球、籃球為首,各體育項目評述員受影響最大,因香港及世界各地體育項目賽事全部停頓,這班同業通常以自由人(Freelance)身份方式工作,所以沒有賽事,他們也就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另外,還有一些從事體育項目製作的工作人員,亦因為香港沒有體育賽事舉行的影響而沒有收入。我有一班在製作公司工作的朋友,他們表示都已經有超過半年沒有開工了,因這大半年,演唱會、商場節目、展覽會、體育賽事等等,能取消的都取消了,他們有什麼需要「製作」的呢?TVB一個曾經共事的女藝員,在閒談間也透露過往每個月也有兩三次以上司儀工作,近期就一次也沒有,現在唯有在「食穀種」。我想無論哪個行業的人士都希望這個艱難日子能盡快過去。
回望過去這幾十年香港不斷發展,可謂順風順水,今次面對這疫情危機,而內部經濟環境也不見樂觀,加上有可能因疫情而導致全球經濟衰退,身為傳媒工作者,真的要認真思考一下如何面對這逆境。這幾年我們看到一個很大的趨勢,是跨行業間的人才流動,尤其是體育、娛樂、媒體、製作;且看這種趨勢能否在疫情緩和後能產生出另一類的機遇,令各行各業能盡快踏上復甦之路。
在現今世代,傳統媒體及一些跨媒體都一定會進行網上運作,不論是傳統體育(Sports)或電子競技(E-sports)比賽,兩者的並立就是反映大家不要局限在自己固定的領域內,科技日新月異,要了解到我們這行業也是不停在轉變中。記得初入行時,我們還是用原稿紙寫稿,用菲林影相,在採訪後,需立刻趕回報社寫稿沖菲林,但現在已經完全不同,文字稿、相片或影片,無論身在何方,經過數碼,第一時間就可傳回報社或上傳網站給觀眾讀者收看。
在今次疫情之後,社會可能另有新景象出現,二零零三年沙士之後,造就網上購物及物流行業,那麼今次新冠肺炎之後又會怎樣呢?期望大家裝備好自己迎接新挑戰,延續香港人「打不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