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香港暫無必要檢討「辣招」

2020-05-04

曾淵滄博士

金融市場長期流傳一句話:「股市往往走在實體經濟之前」。是的。美國股市在疫情最緊張的3月23日開始回升,香港股市也在隔一天,即3月24日開始回升。

對美國來說,經濟差早已不是問題,因為美元全球通用,經濟差,美國政府只需要大量印鈔票投入市場,就可以推高各種各樣的金融產品價格,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

疫情最緊張的時候,香港地產界天天要求特區政府放寬「辣招」。近日,香港樓價相對於去年的高峰價,的確是下降了,也因此,導致部分於去年借9成按揭的人成了「負資產」一族,於是傳媒大肆渲染,說什麽「負資產」一族急增數倍。不過,真正的事實是,4月29日公佈的最新反映二手樓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創出兩個月新高,更有個別樓盤創出歷史新高價,地產界的大老闆以個人的名義買樓,所謂「負資產」宗數增加多倍,只是因為基數太低,而實際上「負資產」宗數根本不足1,000宗,佔總按揭宗數連1%也沒有,2003年,香港許多人都面對負資產,最終多數人都相安無事。只要每月準時還清按揭的分期付款,銀行一般上不會追收欠款,當年挨得過去,繼續持有該物業,今日賬面上都賺了錢。

傳媒誇大「負資產」的「恐怖」性只是為了「吸睛」,部分人大肆討論「負資產」宗數則是別有用心,用以攻擊特區政府放寬按揭保險至9成的政策。他們試圖指責特區政府放寬按揭保險,因此製造了「大量」的「負資產」一族。

實際上,最新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與去年的歷史高峰比較,也只僅僅下跌7.6%。換言之,也只有在去年於歷史高峰期買樓同時供足九成按揭的人,才比較有可能變「負資產」一族,希望特區政府不好因為「負資產」宗數「急增」而改變九成按揭保險的政策。這是協助年輕首次置業者置業的最佳方法,不該放棄。還有,股市、樓市看起來也正在復甦,因此,「辣招」也暫時沒有檢討的必要。「辣招」始終對壓抑樓價上升的幅度有作用,否則,近日香港地產商也不會異口同聲的要求放寬「辣招」。

至今為止,美國總統已經推出2.2萬億美元的紓困措施,美國聯儲局推出2.3萬億美元的量寬金額,並表示量寬無限額,而美國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不讓共和黨搶盡派錢的光環,也再增加5千億美元的紓困措施,美國狂印鈔票,部分美元來到香港,使得港元兌美元升至強方保證的1美元兌7.75港元的水平,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入市大量注入港元,整個香港金融市場已經開始「大水漫灌」了。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