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專家:「二染」證群體免疫或無用

2020-08-26
■ 杜啟泓指二次感染個案顯示患者康復後非終身免疫。 網上圖片■ 杜啟泓指二次感染個案顯示患者康復後非終身免疫。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本港出現全球首宗二次感染的新冠肺炎病例,一名33歲的新冠肺炎康復男子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負責該個案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昨日指出,該個案顯示確診者康復後不是終身免疫,二次感染後病毒量足以傳染其他人,而其他康復患者均有機會再感染,故「群體免疫」的防疫策略亦可能無用,這為防疫抗疫工作帶來困難。

杜啟泓:似流感冠狀病毒

杜啟泓昨日在電台節目上表示,該患者二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基因分支有24處不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冠狀病毒,非患者首次感染後殘留的病毒。患者二次感染後,身上幾乎驗不出病毒抗體,當他再次入院後幾日才驗到病毒抗體,證明患者是二次感染。

他又形容,在機場發現患者是好彩,因為患者回港時無病徵,檢測後發現病毒量亦有中等水平,「我們認為病毒數量有機會傳染(其他人)。」

對於如何評估現時各國正努力研製疫苗的成效,杜啟泓表示,新冠病毒基因日後仍有機會變異,形容它是一種類似流感的冠狀病毒,患者康復後二次感染亦屬常見,但醫學界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只有數個月,現時難以評估將來研製出來的疫苗效用會否因而受影響,市民日後是否需要頻密接種疫苗,這仍要收集更多數據作研究。

袁國勇:病毒或長期陪伴

對於康復者的抗體何時會出現,又相隔多久才消失,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另一個節目上表示,該名患者首次出院時血液未驗到有抗體,「患者第一次(確診後)10日便出院,10日時抗體未必會(生產)出來,檢驗他的血清是沒有(抗體)的,但可能兩三個星期後有抗體出來,但我們並不知道,又或者根本沒有過抗體,當時病人完全沒有任何病徵,不會專程捉他回來(驗)。」

他表示,研究團隊正利用更精密的方法,去驗患者之前有沒有抗體,並指今次案例可能代表新冠肺炎如傷風感冒,會陪伴全球人類一段長時間,染病後亦會再感染,「引起普通傷風的冠狀病毒,好多人都有中和抗體,但中和抗體不能完全杜絕病毒繼續流行的。」

另外,袁國勇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指出,早前有研究指,新冠病毒輕症病例的抗體水平較低,在幾個月內可以降至更低水平,所以四五個月後再次感染不足為奇。他又指,該患者在第二次感染期間迅速產生抗體,並降低病毒載量,強調今波疫情中大部分為輕症感染者,一般來說症狀和炎症愈嚴重,免疫反應持續的時間就愈長,並認為兩劑接種法是鞏固免疫的正確方法,這個病例表明再次感染確實可能發生,因此輕度患者康復後也需要接種疫苗,以及佩戴口罩、遵守手部壎糽M保持社交距離。

高福:謹慎解讀二次感染

對於香港出現的患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個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昨日亦對內地媒體表示,首先說明(該病例)上次感染沒有獲得免疫保護,為什麼?他(該病例)是免疫缺陷病人?還是他(該病例)上次是輕症感染而機體沒有產生免疫應答?或者應答水準低不足以保護?如果上次感染他獲得了抗體,但可能血液堛漣凗擗ㄞ鄖儦F呼吸道而保護?(這堶惘部^許多科學問題,這是一個個案,解讀需謹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